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道路网络起讫点(OD)需求是城市决策长期交通规划和短期交通管理中的基础参数,准确的交通需求更是实施交通拥堵控制、限行限速、路径诱导等措施的先决条件。综合运用观测的轨迹已知和未知路径出行时间,建立随机网络交通需求估计双层规划模型。上层广义最小二乘模型最小化历史交通需求与待估交通需求、观测路径出行时间与待估路径出行时间之间的偏差,约束为交通需求、路段流量、路段出行时间与路径出行时间之间的传播关系,通过高斯混合模型(GMM)对其中轨迹未知的观测出行时间依概率聚类。下层为随机网络交通出行均衡模型,分别运用出行时间预算和随机用户均衡处理路网不确定性和出行者感知误差。上、下层之间通过交通需求和OD-路段关联比例进行信息传递。设计迭代算法框架求解双层规划模型,迭代算法包含求解上层模型的最速下降法、求解下层模型的相继平均算法和求解GMM模型的最大期望(EM)算法。通过算例表明轨迹未知的路径出行信息的加入在提升需求估计精度的同时也增大了估计值的方差;设计的迭代算法能够稳定收敛到10-5的精度;GMM软聚类方法估计的交通需求显著优于硬聚类方法估计的需求值;交通需求值对观测路径出行时间的扰动更加敏感。研究考虑出行者风险态度,通过轨迹信息的重新构建揭示城市交通需求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交通拥挤的概念入手,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分为四类:车辆影响、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非机动车流,并详细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拥挤的两种类型--周期性拥挤和非周期性拥挤--各自产生的过程以及各成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了国内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所不同交通流的状况,主要是行人流和非机动车流对于交通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翟颖  常玉林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4):29-31,34
环形交叉口的几何设计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针对原有环形交叉口中心岛设计的不足,通过研究交叉口不同车型比例及车辆行驶轨迹,提出了关于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建议,建立了适用于公路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半径设计的优化模型,并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的观点分析各种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并将其量化,从而得出不同几何类型、不同交通条件下无信号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为基本通行能力与各项因素影响修正系数的连乘积。方法简单便利,适合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策略及参数模型,而信号相位设计是交通信号设计中最具有创造性的部分,也是控制策略实现前提条件.针对目前城市干线交通拥挤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NEMA相位的灵活相位相序协调控制优化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再在MAXBAND核心数学模型上给出了基于灵活相位的双向绿波带宽最大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相对于传统相位相序策略,灵活相位策略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而且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干线的通行效率,减轻城市交通堵塞.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发展迅速,已经对我国城市交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马尔可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起电动自行车的方式分担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石家庄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该市居民现有的交通方式和转移意向。然后,假设在放任、限制、适度控制三种场景下,根据不同的交通方式转移概率,预测未来几年石家庄市电动自行车的方式分担率。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各城市制定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公路环形交叉口延误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公路环形交叉口的运行状况,需对其进行延误研究。运用间隙接受理论,通过概率分析方法,考虑公路环形交叉口多种混合车型条件下的延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公路环形交叉口的延误模型。应用该模型,得出延误理论值,与实际调查所得延误值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车道分配对路网容量的影响,通过分配道路的双向车道数和设置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参数,建立了双层规划的路网备用容量模型.上层模型用于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配时参数联合优化,以使路网容量最大;下层模型是用户均衡分配模型,可预测司机对于某种路网车道分配和信号设置的择路行为.用基于灵敏度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调节路网路径的阻抗,使交通量的分布更均衡,路网备用容量比现有模型增大了32%.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析和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城市道路及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噪声已越来越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本文在单车行驶交通噪声的基础上,采用能量叠加原理的方法,建立多车道多车型等效交通噪声与交通量、交通组成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建立交通噪声方差及统计声级与交通量之间的统计模型。  相似文献   
20.
ASPID(AnalysisandSynthesisMethodologyofParametersunderInformationDeficiency)法将权重信息分为序数信息和区间信息2种,它研究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进行指标的分析和综合。文章介绍ASPID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交通工程学,在所给的示例中计算不同的权重信息条件下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排名。结果表明,ASPID法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由于权重信息缺乏而无法使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