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7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特点、原理和方法.根据有限元理论计算和施工过程中对主梁线形和内力的监测,为曲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施工和合理成桥状态提供技术依据。同时给其它大跨度悬臂浇筑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空中交通流量短时预测是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础,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前提。为提高空中交通流量短时预测的精度,减小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压力,提出了基于小波优化GRU-ARMA的空中交通流量短时预测方法。在传统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波变换对原始流量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不同频率交通流量的细节特征,对原始流量数据进行预处理。同时,根据小波变换,在低频处将频率细分作为趋势项,高频处将时间细分作为噪声项。其中,趋势项反映了空中交通流量随时间演化的整体趋势性,噪声项反映了随机因素对空中交通流量的综合影响。使用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趋势项,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预测噪声项;将趋势项和噪声项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的短时流量预测值。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在每个预测点上的误差保持在2%左右,预测效果稳定;而直接采用原始流量数据进行预测的GRU、BiLSTM、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及单一的ARMA模型,每个点的预测误差在5%~37.14%之间。与GRU、BiLSTM、CNN-LSTM神经网络模型相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02%,5.39%,5.05%。   相似文献   
13.
空中高速路交通流的跟驰现象及流量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空中高速路的流量模型,针对连接远程、繁忙航线城市对的空中高速路具有航路单向、无交叉、有性能限制、高密度运行的特点,以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则为基础,基于跟驰理论,对单层航路建立了空中高速路交通流微观跟驰模型.通过对空中交通流量密度关系的分析,扩展出空中交通流的宏观流量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航路流量优化、安全分析和航路容量评估等.计算结果表明:由微观跟驰模型得出,运行于空中高速路上的航空器间隔越小、速度越快、后机反应强度越小,后机相对于前机的跟驰反应就越强烈;由宏观航路流量模型得出,飞机流中航空器间隔越小、起始速度越大,流量变化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飞行跟驰模型的纵向安全间隔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精确计算飞机飞行的纵向安全间隔,分析了纵向间隔的影响因素,利用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反应时间统一度量人为因素对纵向安全间隔的影响,根据反应时间建立了飞机飞行跟驰模型。通过量化反应时间对纵向安全间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反应时间的安全间隔计算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航路飞行阶段,相近飞机的纵向间隔小于3·0km为纵向危险接近,为了保证跟驰飞行安全,纵向间隔最小应为3·6km。可见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为飞行间隔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路网络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本文考虑空中交通流与道路交通流的共性,借鉴堵塞流理论对航路网络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衡量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和提高航路网络结构稳定性的措施。通过对典型的航路网络结构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提高稳定性措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说明了航路稳定性研究能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Agent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ATFM)对于适应飞行量的不断增长、减少延误、充分利用空域和地面资源,具有战略性意义.多Agent具有实时性高、可扩充性好、自治能力强的特点,符合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要求.本文充分考虑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三级结构的特点,把那些具有自主性和智能性、并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用Agent来实现,基于Agent技术构建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框架,详细阐述了系统工作方式及各分Agent系统的结构;将多Agent应用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环境适应性和自治性,降低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为建设流量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环境、气候、荷载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施加于桥梁结构的预应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准确掌握其内部真实的应力状态对保证桥梁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以反演理论为基础,依据桥梁服役期间结构变位的实际监测结果,由位移反分析法得到了不同时间点梁体内存在的有效预应力数值.以某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通过反分析得...  相似文献   
18.
容量评估是进行流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航路,作为目前国内空域结构的基本组成单元,其容量评估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流量管理实施的效果.但是,针对军事活动因素对航路容量的影响,国内外研究成果甚少.文章在分析原有航路最大容量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军事活动存在情况下航路的运行特性和运行方式,建立了有军事活动影响下的航路容量评估模型,通过对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地面等待是解决空中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单机场地面等待问题,本文考虑航班公平性约束条件,精确计算航班地面等待时间,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地面等待问题转化为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并使用沃格尔(Vogel)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地面等待模型的正确性和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环境因素的机场跑道入侵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场交通量的增大,跑道入侵事件迅速增加,已严重影响到了机场安全,因此,对跑道入侵进行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将影响跑道入侵的环境因素分为直接环境因素和间接环境因素,建立了跑道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直接环境因素建立了跑道入侵风险等级评价建议值体系。引入风险系数对评价指标的取值进行处理,将间接环境因素对跑道入侵的影响通过直接环境因素体现出来。然后应用非线性可拓综合评价法建立跑道入侵风险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