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20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33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明珠线二期上海体育场站穿越毫无预留措施的地铁1号线车站,托换桩、托换梁的安全有效是保证这一目标实施的重要环节,从工程需要出发,对托换桩、托换梁的方案比选、结构计算、构造研究、施工控制进行了创造性探讨,其探索过程为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类似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2.
张立  潘颖 《经济导报》2007,(26):44-45
他是一个将满70岁的老人,却有着青年人的活力。他屡居国家要职,却像个邻家的长者一样亲切。他生命中的相当一部份时间和精力给了香港,为香港回归的筹备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在1997年7月1日的中英双方主权交接仪式上,看着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他60花甲,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2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并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军工企业面临的竞争愈演愈烈,过去按计划下达任务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产品从研制阶段就进入竞争机制,没有一项产品是指定独家研制生产的.这就要求产品研制的周期要短,性能要好,价格要低.在这种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是当前我们档案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4.
25.
为研究注浆对明挖基坑揭露断层带的加固效果,以南京地铁上元门车站基坑工程为背景,考虑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流场与围岩应力场的相互耦合作用,建立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软弱破碎层、注浆加固带、基坑地下连续墙以及围岩所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注浆加固前后围岩渗流场、位移场以及应力场的特征,最终获得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基坑外地表沉降、围岩塑性区分布、基坑内围岩变形以及基坑内涌水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对基坑底部断层带的注浆加固,基坑侧向位移及基坑外地表沉降均得到有效控制,相比于注浆加固前,其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累计沉降量减小50%以上,满足工程要求; 2)基坑底部区域内塑性区范围明显减少,基坑外塑性区扩散也得到有效抑制; 3)基坑底部断层带注浆改变了渗流场分布,有效降低了基坑涌水量,基坑治理区域涌水量由最初的94 m3/h逐渐减小到4 m3/h,堵水率达96%; 4)注浆结束后现场钻孔取芯率达到75%~80%,开挖揭露大量劈裂作用形成的浆脉,验证了注浆可有效治理明挖基坑所揭露的软弱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26.
27.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乘坐的金色马车在庆祝女王登基50周年金禧庆典的马术表演上展出,这是这次盛大庆典中的一个重头戏.  相似文献   
28.
张立 《汽车维修》2007,(6):24-24
2006年,在上百款新车型的轮番冲击下,进入中国15个年头的捷达轿车以184522辆的销售量力压凯越、伊兰特等竞争对手,再次获得单一品牌销售冠军,让许多对其前景持高度怀疑态度的“专业人士”又一次闭上了嘴巴。  相似文献   
29.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GIS产业的历史和现状,进而论述了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和具体研究方向.它们包括(1)制订国家地理信息数据标准;(2)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3)设立国家空间地理数据交换中心;(4)开发研制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5)制订地理空间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30.
李海林  张立 《中国修船》2005,(Z1):25-26
通过分析美国海军"平时坚持海上机动保障"的主要特点,从中得出了对我海军装备机动保障力量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