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2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通过国道319重庆山洞水毁路段的治理工程,研究回填新老路基结合隐患的不同处治技术,并通过后期路基沉降、土压力、水平位移的监测数据分析,比较不同处治技术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82.
曹长伟  凌建明  张文献 《公路》2005,(11):187-191
针对粉煤灰和硅粉活性掺合料对路面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交法设计了10种混凝土配合比,对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各配比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折强度、断块抗压强度、抗渗透性能和抗冻融性能的测试,并通过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指标与配合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和硅粉,可以在不降低混凝土强度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并改善其抗冻融性能。同时,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现场验证,得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决传统的弯沉盆面积指数法在刚性路面结构参数反演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各个测点的挠度信息,反演结果存在多解性的问题,根据弯沉盆面积指数法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了几点改进,即:弯沉盆面积指数不再直接用于定值求解相对刚度半径,而用于确定相对刚度半径的取值范围;采用了计算与实测弯沉盆间的拟合挠度误差作为反演结果的判定标准.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综合了弯沉盆面积指数法和弯沉盆运点拟合法的优点,对于实测弯沉盆各测点提供的信息利用更加充分;且由于采用了拟合挠度误差作为判断依据,解决了反演结果多解性问题;该改进方法提高了刚性路面结构参数反演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4.
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剪切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土工合成材料拉拔试验计算模型,分析筋土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拉拔端不同位移时筋土界面摩阻力与筋材拉伸变形的分布特点,以及筋材刚度与试验超载对筋土界面摩阻力、筋材拉伸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筋土界面摩阻力并非均匀分布,位于拉拔端附近界面摩阻力有一峰值;对于高强度筋材,随着拉拔端拉伸位移的增大,峰值摩阻力逐渐后移,直至整个界面发生剪切滑动;筋材拉伸刚度与超载需匹配,超载越大,筋材刚度越高,筋材承载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85.
86.
为了满足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快速修复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快硬早强混凝土及相应的修复工艺。通过室内试验和工程实践验证,该修补材料具有快硬早强、与旧混凝土粘结强度高、收缩率小、耐磨、后期性能稳定、成本较低等优点,能在机场夜间停航的4—5h内完成破损道面的修复,不耽误次日通航。  相似文献   
87.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室内试验加载序列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声凯  凌建明  张世洲 《公路》2006,(11):148-152
采用多层弹性体系理论计算分析了我国沥青路面路基土的受力水平,对国内139个实际路面结构进行了计算统计,并据此确定了路基土室内三轴重复加载试验的加载序列,为改进回弹模量室内试验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考虑接缝影响的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缝是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道面接缝传荷机理,考虑大型军用运输机复杂起落架构型和多轮荷载的作用特点,以伊尔-76为例,采用弹簧单元模拟道面板的接缝传荷,基于“地基-道面结构-飞机轮载”的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足尺9块板水泥混凝土道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飞机多轮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道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接缝的差异,并与美国EverFE2.0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道面接缝的作用机理,计算应力能更合理地反映道面结构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89.
行车荷载作用下软弱黄土路基的竖向应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线弹性体系理论和BISAR程序,计算分析了行车荷载下软弱黄土路基顶面和路基土中的竖向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其分布特征,为软弱黄土地基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0.
在研究分析软土地区道路工程河浜常用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依托实体工程,提出了多种实用河浜处理技术,跟踪观测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工程应用效果,并对其适用性作了分析评价,为软土地区道路工程河浜处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