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127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151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31.
为研究尾矿力学指标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弱化规律,基于冻融尾矿土的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冻融前后尾矿土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尾矿土试样进行开放条件下的冻融试验,设置0、1、5、10、15次冻融;然后对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尾矿土进行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设置50、100、200、300 kPa 4组围压;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抗剪强度、峰值抗剪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冻融对尾矿土的力学性质影响显著,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应变软化型逐渐向加工硬化型发展;破坏形式由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剪切过程中孔压负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至消失;抗剪强度指标、峰值抗剪强度及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其中,尾矿土受第1次冻融的扰动最大,表现为有效凝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降低了30.55%和6.33%;峰值抗剪强度下降比的平均值达42.66%,弹性模量下降比的平均值达33.61%;10次冻融后尾矿土的力学指标趋于稳定,从第10次到第15次冻融,有效凝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降低2.94%和0.37%;峰值抗剪强度下降比的平均值和平均弹性模量下降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53%和4.03%,建议采用冻融10次的力学指标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632.
现浇式锚索框架因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控制、安全风险较高等问题,难以满足越来越严苛的施工边界条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蒙屏高速公路K25+580.0—K25+690.3段四级边坡加固工程实践,对框架梁预制、梁体吊装、背衬找平、张拉封锚等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装配式锚索框架施工关键技术。经工程实践,同等施工条件下采用装配式锚索框架施工工期比采用常规框架减少20%以上,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633.
现场实测某地铁典型双层车辆段运用库道床、柱子和盖板的振动加速度,分析运用库振源特性及其传递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分别通过一层和二层时各道床和柱子的振动相差不大,但一层道床-柱子的振动衰减相对较大;运用库盖板振动的卓越频率主要集中在30~80 Hz,靠近板中的测点振动响应大于盖板端部测点;列车在运用库二层行车比一层行车引起上方盖板的振动响应大,若进行上盖开发应当考虑对运用库二层进行减振设计;无论是一层行车还是二层行车,振动由道床传至柱子时全频段均在衰减,且振动能量中的低频部分容易引起盖板的共振。  相似文献   
634.
针对当前港口的能源消耗以及用能设备的动态监测与管理问题,进行港口能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可视化研究。在分析设计需求和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和.Net平台下B/S架构,设计智能港口能耗管理平台。经长时间上线运行,验证了该系统可对港区能源消耗及用能设备进行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多维度分析港区用电消耗特征,为港区合理的能耗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设计的智慧港口能耗管理系统满足分析港口能耗的需求,有利于实现港口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635.
随着国内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轨道交通与区域商业、文化功能设施融合的需求愈加强烈,出现了许多地铁上盖大型建筑综合体。以杭州地铁4号线勾阳路站~金家渡站区间与余政储出【2019】35号地块共建项目为例,对地铁与上盖建筑地下室共建的围护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关键性问题,可为将来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