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锋  李林波  李玉龙  吴光蓉 《公路工程》2008,33(2):111-113,138
采用高粘度改性沥青、聚丙烯腈纤维、玄武岩碎石等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PAC),并应用于城市主干道试验段铺装工程,介绍了配合比设计结果及工程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分析了影响其公交出行意愿的主要因素。通过出行意愿调查获得分析数据,构建公交出行意愿logistic模型,并定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提高公交的快速性和便捷性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既有公交出行者坚持公交出行的意愿;小汽车运行速度的下降和停车困难是吸引小汽车出行者转向公交出行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公交出行者,小汽车出行者的公交出行意愿较低。结果表明:必须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合理管制小汽车运行环境两方面共同努力才可以最有效的提高出行者的公交出行意愿。  相似文献   
53.
在总结现有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新城区CBD区域停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模型对新城区CBD区域停车需求预测的适应性。针对现有模型在停车预测时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考虑新城区CBD区域用地特征及交通特性,根据出行吸引强度及交通方式划分,构建适用于新城区CBD区域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结合济南西客站片区CBD区域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及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中心商业区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因素影响,以沈阳市太原街片区为例,通过对停车行为的调查,应用非集计理论中的Logit模型,建立了包括出行者特征和选择方案特征的停车场选择模型,探讨了各种特征变量对停车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出行者性别、停车费率、停车后步行距离,停车费用支付者,以及停车时间对停车者的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模型标定,建立了城市中心商业区地面以及地下停车场的选择概率模型.该模型可通过调节各影响因素取值来控制地面与地下停车场的选择概率.   相似文献   
55.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关键,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大,现有的停车配建指标已经体现出分类粗糙,指标单一等方面的不足,且大多是基于调查进行统计归类的,忽略了区位条件这个关键影响因素。区位条件主要有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和地理条件,文中引用区位势这个概念,选择区位集聚和交通可达性2个区位因素作为影响配建指标的关键因素,重点分析距离阻抗、道路服务水平和道路等级对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并建立起其中内部因子和区位条件的关系模型。通过上海市某发展项目的实例,计算考虑区位条件后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的调整状况。  相似文献   
56.
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城市对外交通道路系统提出新挑战,城市出入口不但是城市道路网的重要节点,而且也常常是交通的瓶颈和事故频发点。基于对出人口道路交通运行情况的理解,以上海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出入口道路交通拥挤问题为例,采用分类集中和数据分析方法从宏观、微观、用户出行特征、交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
李林波  吴兵 《城市交通》2009,7(3):57-61
为缓解世博会期间大量游客给城市交通和宾馆住宿带来的巨大压力,并消除游客由于携带大宗行李带来的旅游不便,采用RFID技术,从信息环境、系统调度、集约运输等方面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构建行李跟随系统。研究表明,行李跟随系统可由8个相关子系统构成,在RFID技术支持下形成完整的作业流程,既便于集中管理行李,又方便游客即时查询行李跟随情况,保证行李准时到达。世博会游客通过行李跟随服务,便于安排旅游行程计划,同时将缓解世博会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58.
为了更好地模拟智能网联车辆(CAV)的跟驰特性, 在纵向控制模型(LCM)的基础上考虑V2V环境下多辆前车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 构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纵向控制模型(C-LCM); 对LCM和C-LCM进行稳定性分析, 比较了2个模型的交通流稳定域, 确定了不同通信距离时C-LCM对交通流稳定域的影响; 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对加速和减速的常见交通场景进行模拟, 分析了在V2V通信条件下CAV的跟驰行为特征; 仿真分析了CAV不同通信距离以及不同渗透率影响下的交通流安全水平; 构建了包含不同CAV渗透率的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流稳定域随着考虑前车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当只考虑1辆前车时, 前车与本车的间隔越远, 车辆速度系数对C-LCM稳定域的影响越大; C-LCM可以提前对多前车的行为做出反应, 更好地模拟CAV的动力学特征, 在减速情景中速度超调量从0.15减少为0.08, 最大速度延迟时间由7.5 s缩短为4.9 s, 在加速情景中速度超调量从0.07减少为0.04, 最小速度延迟时间由3.5 s缩短为2.6 s; 随着CAV渗透率的提升, 交通流的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当通信范围内有4辆CAV时, 交通流的安全性能达到最高, 其TIT和TET指标的最大减少量分别为57.22%和59.08%;随着CAV渗透率的提升, 道路通行能力从1 281 veh·h-1提升为3 204 veh·h-1。可见, 提出的C-LCM可以刻画不同车辆的跟驰特点, 实现混合交通流建模, 并降低混合交通流的复杂性, 为智能网联车辆对交通流的影响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从公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众多公交运营技术指标进行梳理,筛选出与规划直接相关的能够体现公交运营规模的关键指标,建立面向规划的公交运营规模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各关键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为城市公交规划及其行动计划的制定提供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0.
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交通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兵  王艳丽  董治  李林波 《城市交通》2011,9(2):67-73,52
正确认识城市群交通系统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交通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深入解析发达城市群都市圈间及都市圈内交通系统的需求特征、网络结构以及运输模式等关键要素,归纳得到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交通系统所展现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成熟城市群的交通需求主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