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土的冲击压实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介绍了对冲击压实所进行的系列试验研究,研制出了将冲击夯技术应用于大面积连续压实机械的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对比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橡胶沥青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橡胶沥青的形成过程以及优于普通沥青和常规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优越性.重点叙述了橡胶沥青不同于普通沥青和常规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作用机理.经过分析,确定了能反映橡胶沥青性能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了表征橡胶沥青质量的标准框架.  相似文献   
13.
振荡压实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压实原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各种压实方法.通过对振荡压实特点的分析,解析了振荡压路机与压实材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利用振荡压路机与热沥青混合料相互作用过程的现场试验,对振动压实和振荡压实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际应用表明:振荡压实能充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有效地提高桥面的平整度,而且振荡压实是大型桥梁桥面铺装层压实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橡胶沥青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言 橡胶沥青于20世纪50年代出现,是一种用于多种类型柔性路面施工中的黏结剂.根据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的定义,橡胶沥青由基质沥青、回收的废旧轮胎橡胶屑和特种添加剂在专用设备中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制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灌缝料搅拌效果和搅拌功率的因素,并介绍了计算搅拌功率的几种方法。基于对搅拌系统的受力分析对搅拌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从数值模拟的结果上分析了灌缝料的搅拌特性,并提出了加强搅拌效果和降低搅拌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较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水泥路面养护车,其主要功能是对出现严重病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大面积现场破碎,经破碎后的混凝土由压路机碾压后,直接作为道路基层使用.由于破碎的粒度可调,因而可满足各种道路基层的要求.这种处理工艺不仅加强了道路基层的强度和刚度,省去了废旧混凝土的运输费用,节约了施工时间,而且也避免了废旧水泥混凝土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虚拟技术在筑路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以反铲挖掘机设计为例,探讨了虚拟技术在反铲挖掘机设计中的应用以及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步骤。实践证明,虚拟技术对筑路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土壤特性与振动压路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提高压实效果,对振动压实过程中土壤刚度、阻尼、土体随振质量及土的固有频率等参数进行动态识别.用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法在确定了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几何相似比并满足载荷相似条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推导出了原型土体参数;用方程对等法把受简谐激振力作用的振动轮等效为集中质量振动系统,以此作为振动压实过程的力学模型,根据振动微分方程的等效条件进行识别;用幅频特性曲线拟合法以振动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用计算机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表明:土的刚度和阻尼,不仅与被压实时土的初始状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而且随振动压实过程中压实度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黄土振动压实机理,优化黄土压实作业参数,对黄土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压应力及压实能量进行研究。根据压应力时域信号,分析黄土各层的压应力分布情况;对压应力频谱信号进行分析,研究压实能量在黄土各层的分布与吸收状况及其在土层内的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内各层的压应力随碾压遍数的增加逐渐增大,随土体深度增加而减弱;上层土体压应力增加最快,在碾压到第9遍时达到最大,而中、下层土体在第11遍时压应力达到最大;试验用黄土的固有频率为30 Hz左右,在此频率下振动压实效果最好;土体各层吸收的振动能量随土体密实度增加而减小,上层比中下层可获得更高的能量,并先达到其密实状态。分析结果与试验压实度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经试验研究 ,实践操作 ,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沥青路面松铺平整度随车监测仪 ,具有自动采集数据 ,自动处理 ,并随摊铺作业自动向前推进等优点 ,论述了其功能与技术指标、工作原理及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