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湿滑条件下基于真实纹理道面的机轮着陆滑水行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滑条件下的着陆滑跑是航空事故的高发区。为较为真实地反映湿滑条件下机轮的滑跑行为,需要建立包含真实道面纹理特征的滑跑模型。在提取真实道面形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解析湿滑条件下的机轮滑跑行为进一步反算其遵循的摩擦关系,以获得更加接近真实条件的摩擦模型;然后运用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建立基于真实纹理形貌特征的道面-水膜-轮组的流固耦合模型,以摩擦因数、动水压力为分析指标来探讨速度、滑移率、水膜厚度以及道面类型对机轮滑水行为的作用规律,进而为提高飞机着陆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A320型飞机着陆可能滑漂的危险区段为刚刚着陆阶段,随着速度的降低,道面支撑力会逐渐增大,而动水压力将逐渐减小;随着滑移率的增加,动水压力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滑移率为0.15时,动水压力达到最小;关于水膜厚度的影响,水膜厚度小于3 mm时不会发生滑漂,而水膜厚度大于10 mm时极可能发生滑漂;当水膜厚度为7 mm时动水压力与飞机滑行速度、滑移率的相关性较大,可视为机轮发生滑漂的临界状态;最后,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各道面类型的抗滑性排序为SMA > OGFC > AC > 平滑道面。因此,湿滑条件下,控制飞机着陆的初始速度和滑移率是减小航空事故、提高机场安全运行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2.
地下空间工程的发展目前已经步入了鼎盛时期,其中,尤其以隧道工程突出,隧道施工的安全与工程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检验工程的标准,这是需要各方面配合完成的。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病害,为了预防和处理塌方,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已经总结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塌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如锚喷支护、网喷支护和组合支护等。并详细介绍了以管棚法处理隧道塌方的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3.
故障现象:客户反映在装完座套后发现四个脚部照明灯不亮。车辆型号:GRS188L~DETBKC;行驶里程:15000km;使用时间一年多。  相似文献   
94.
95.
通过对大量的后张法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张拉伸长量数据分析,并阐述影响钢绞线理论伸长量的因素不仅仅与管道摩擦系数、管道起弯角度有关,它还受钢绞线材质质量、张拉设备、张拉施工工艺、成孔施工工艺、孔道形状、外界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PBA法地铁车站施工在繁华城区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因其群洞施工、工序繁杂的自身特点,导致施工引起地表沉降不易控制。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PBA法地铁车站施工的地表沉降规律和特点及地表沉降控制要点,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
因箱梁底板下缘预应力筋曲线布置,PC连续箱梁桥合龙段区域底板预应力张拉时会产生外崩力,可能引起连续箱梁桥产生底板崩裂。根据PC连续箱梁桥设计和施工的特点,详细推导了底板预应力产生外崩力的计算公式,在考虑以折代曲节段施工的前提下,分别推导了桥面纵坡和竖曲线、预拱度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并对比计算了按底板理想连续曲线、以折代曲以及各种桥面线形影响下预应力径向外崩力的计算实例。计算和分析表明,节段施工连续箱梁的底板预应力外崩力的计算,需要考虑以折代曲的底板线形、桥面竖曲线和预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这种主梁由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和混凝土桥面板组成的新桥型的力学性能,以中国首座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桥为对象开展了实桥试验。试验桥孔跨布置为24 m+40 m+24 m,结构体系为连续刚构。试验采用400 kN加载卡车3辆,共进行了3个荷载工况12个加载步的加载,对试验桥的整体力学性能、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力学性能以及桥面板有效宽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荷载效率为1.90~3.05的超载工况下各控制杆件的轴力-应变及荷载-位移实测数据线性关系显著,试验桥在加载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实测受压钢管混凝土下弦杆钢管与管内混凝土荷载的分配符合二者的轴向抗压刚度比例关系;由于矩形钢管混凝土管壁内设置了纵向PBL加劲肋(开孔钢板加劲肋),其在开孔区域形成混凝土榫,大幅提高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杆件的抗拉刚度,使其可达受压杆件刚度的80%;两主桁之间桥面板实测有效宽度与既有文献研究结果符合良好,且剪力滞效应在节点处比节间处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网、公路运输市场、交通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危害,对超限超载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对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0.
浃底隧道出口明洞段洞顶回填厚度较大,而基础土体软弱。因此,采用了桩筏基础的形式以避免过大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明洞及下部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土体与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软弱地基条件下采用桩筏基础能有效地控制不对称恒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