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529篇
综合类   268篇
水路运输   355篇
铁路运输   181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本文主要叙述了出租车客运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X70型集装箱专用平车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技术特点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3.
根据箱梁预制工艺的要求,模具的周转周期T2通常为3~5 d,而文献[1]中制梁台座规模优化算法仅适合于模具的周转周期T2=1 d的情况。针对文献[1]的局限性,试图通过作图、试算和归纳等一系列工作,找出适用于T2=[1,T1]时计算最优制梁台座数和模具数的通用算法,进一步扩大了算法的适用性。同时,结合文献[1]的工程实例,利用Matlab语言编程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介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空心电抗器的研制过程,描述空心电抗器的技术要求,重点分析电抗器的电感计算、机械结构设计、温升及屏蔽板计算。运用了ANSOFT有限元软件对电抗器电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达到国际非电离辐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5.
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轨枕由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加劲材料等构成。为研究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垂向动力性能,建立车辆-轨道-桥梁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双块式轨枕分析车辆、轮轨系统、轨道系统以及桥梁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性能满足行车安全性、平稳性以及旅客乘坐舒适性标准要求;车辆、轮轨系统及轨道上部结构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略有增大,轨道下部结构及桥梁动力响应较双块式轨枕有所减小。桥上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在满足现有规范使用要求的同时具有一定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26.
复合轨枕无砟轨道是一种新型轨枕无砟轨道结构,通过开展复合轨枕无砟轨道疲劳试验研究其疲劳性能。试验建立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并对其施加300万次疲劳荷载,观察轨道各部件在疲劳加载前后的伤损情况,测试疲劳加载前后钢轨、复合轨枕、道床板相对位移变化、轨距变化和道床板受力变化。试验结果发现:无砟轨道及其各部件在疲劳试验中均未出现疲劳损伤;轨道结构部件位移在加载前期略有波动,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道床板受力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轨枕无砟轨道具有一定耐久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文章简要介绍了轴盘制动弹性架悬式驱动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介轮支撑轴承和空心轴支撑轴承的受力计算方法,并对三点支撑带联轴器的电机—小齿轮传动支撑轴承的受力计算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车站级综合监控平台及其功能。整合了换乘站各弱电系统,给出了弱电系统接入综合监控平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全新2线换乘站提出了车站综合监控平台构建的三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三种方案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29.
沛津  国华 《汽车运用》2004,(2):17-18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人弗雷德里克·兰切斯特(1868~1946年)的名字虽然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但他却曾经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推动汽车的发展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兰切斯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才.他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从空气动力学到光学,从相对论到空间新理论,从汽车到喷射推进器,从彩色照相到音响设备,从诗歌到音符,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就无所不为.在这些领域中,兰切斯特都有所构想,有所贡献,但最突出的还是他在汽车领域所做出的卓越成就.他为后人树立了典范,是汽车设计领域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30.
国华  沛津 《汽车运用》2004,(9):16-17
人们梦想着这一天:有朝一日拥有一辆既能乘风奔跑在陆地上、又能破浪滑行在波涛中的两栖汽车,好似007系列电影中的间谍詹姆斯·邦德那样驾车,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如今科技的发展引领着人们一路走来,这一梦想越来越接近了现实。2003年9月3日,在风和日丽的泰晤士河畔,一辆既像跑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