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水面舰船反渗透淡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额定容量9000加仑/天(~34米~3/天)反滲透(RO)淡化装置,由美国海军戴维—泰勒研究中心设计和制造,并安装在美国弗莱彻舰(DD—992)上,成功地进行了1750小时的技术评定试验和2210小时的运行评定试验。在这两项试验期间,装置的淡水生产均超过其额定值,并以超出平均产水量11000加仑/天(~42m~3/d)的容量运行。在按额定容量制取  相似文献   
23.
以甬台温铁路为例,着重介绍了当软土与硬土、卵砾石土呈互层状时布袋注浆桩加固深层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和改良土路堤填筑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路基沉降监测、沉降分析和信息化施工。经实践证明,采用布袋注浆桩进行基底处理,改良土填筑路堤本体,并通过路基沉降监测信息指导施工,路基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4.
以一台四缸进气道多点顺序喷射式汽油机为原型,开发了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并进行了不同燃烧室设计方案的仿真对比、电控系统和燃料供给系统的设计开发.对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原汽油机和天然气进气道喷射发动机进行了台架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与原汽油机动力性相同,总功率和最大扭矩仅分别下降了 3.8...  相似文献   
25.
国外汽车排放法规简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开国 《汽车技术》1996,(11):58-60
  相似文献   
26.
<正>一、安徽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安徽省长江岸线全长777.3km,其中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和巢湖沿江六市各拥有岸线247、162、59.9、86.4、54、168km,分别占全省岸线总长的31.78%、20.84%、6.95%、7.70%、11.12%、  相似文献   
27.
28.
交通仿真模型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模型的精度必须有可靠的原始数据作支撑.文章主要结合武汉市道路交通模型的建立过程,说明了在原始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OD反推方法得到新的OD矩阵,并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校核,使得反推OD矩阵能够反映现实的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29.
易荣  贾开国 《隧道建设》2022,42(12):1977-198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中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科学系统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将为碳源减排与碳汇增容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基于地下空间的自然资源属性和人工建筑属性,提出地下空间2种减排增汇方式: 其一是利用地下可再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其二是利用地下空间置换地表土地增加城市生态绿地。然后,以具体实例和数据支撑,多角度分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双碳”战略目标关系,即: 提升碳吸收能力;降低能耗、储碳固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后,提出“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策略,即: 工程建设转向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平面扩张转向地上地下协调发展、工程施工转向低碳生态技术、单一资源开发转向统筹复合利用。  相似文献   
30.
越江交通是支撑城市跨江发展的主要因素,合理的越江通道布局和建设模式成为城市越江交通的关键。结合上海越江交通发展现状,从越江交通布局和通道建设两个层面入手,阐述了越江交通规划和建设的关键问题。通过相关案例分析和网络建模分析,越江通道规模除了与城市规模相关以外,与河流宽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建设层面,多通道分散越江模式、多接线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