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纯铜渗铝渗剂的铝含量对α—Cu相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纯铜渗铝民支的铝浓度分布及对α-Cu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层表面的铝浓度与渗铝剂中的铝成分有关,当铝成分≤4%时,渗层铝浓度分布与扩散定律计算值相符。渗层组织主要是α-Cu固溶体,α-Cu相的点阵常数与铝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内氧化技术在渗铝的试样上成功地制备了Al2O3表面弥散铜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利用挤压铸造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的凝固条件,制备了连续长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皆随碳纤维的体积含量增加而增加.含48%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比基体材料的拉伸强度高50%以上.但塑性指标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当连续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小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大,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当碳纤维的体积含量较大时,凝固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影响较小,而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石子源 《汽车技术》1993,(1):41-42,55
提出一种制造碳纤维铝基复合材料的铸造方法;讨论了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压力等因素对制造过程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该技术简单易行,不要惰性气体或真空保护,只要适当地控制各种参数,就能制备出有较高体积分数碳纤维的铝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泡沫金属的生产、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泡沫金属的各种生产方法,对各种生产方法的技术关健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这种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特殊性能,并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Fe-25Cr-20Ni合金中层状碳化物M23C6的形态、晶体学特征、析出动力学及氮对层状M23C6的析出作用。结果表明,层状M23C6呈板条状,与基体奥氏体(A)的位向关系是{001}M23C6〃{001}A,〈001〉M23C6〃〈001〉A。它的析出量受基体中碳的溶解度控制,氮能提高基体的溶解度,促进层状M23C6的析出。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粉末冶金法,使用TiO2和1B2O3粉末,研究了在Al-TiO2,Al-B2O3和Al-TiO2-B2O3系统中分别形成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硼铝金属间化合物以及TiB2的原位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TiAl3、AlB2和TiB2分别在加热到650℃,750℃和750℃开始形成.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除了这三个应该出现的平衡相之外,没有探测到其它亚稳相.对不同加热温度下的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发现,这些增强物在高温反应过程中量的增加都强烈依赖于相的长大,而非相的形核.在Al-TiO2系统中,TiAl3的形成在铝的熔点下开始,显微组织中存在二种形态的TiAl3相;一种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的,其边缘在TiO2的进一步还原过程中被部分地消耗;另一种是在冷却过程中由于α-Al析出过量Ti而形成的.在Al-B2O3系统中,AlB2在750℃到850℃之间形成,其形态与AlB2相同,但宽度较小.在Al-TiO2-B2O3系统中,TiB2在750℃开始形成,细小的TiB2颗粒分布在原始铝颗粒的界面处与α-Al2O3混合在一起,而粗大的TiB2颗粒则分布在α-Al的晶界上.  相似文献   
17.
纯铜的表面弥散硬化及其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渗铝-内氧化技术对纯铜进行了表面弥散硬化处理。研究了渗层的铝浓度分布,硬化层的为微特性及有关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的铝浓度接近于渗占的铝粉含量,渗层深度可达100μm,内氧化后,能在铜的渗铝怪形成Al2O3弥散硬化层。Al2O3含量影响了铜的表面硬度,电阻率及磨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泡沫金属的生产、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系统地介绍了泡沫金属的各种生产方法,对各种生产方法的技术关键进行了分析,详细描述了这种新型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特殊性能,并对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