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90篇
综合类   166篇
水路运输   158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761.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交通规划数字化转型,提升规划编制、评估与实施水平,传统交通规划模型需要转向规划决策支持平台。总结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发展历程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认为顺应精细化、通俗化的数据服务是定量交通分析的重要发展方向。围绕交通要更好统筹满足人的美好生活、生态可持续和为城市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的需求,广州市交通规划决策支持平台以WebGIS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开发了高效的交通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析以及可视化算法,形成多源数据融合、大数据挖掘分析、推演决策等典型支撑技术。同时,协同传统交通规划模型,构建了空间与基础设施统计分析、人口活动分析、道路交通系统运行分析、公共交通系统运行分析、多维度方案决策评估、业务分析智能化系统等六大核心功能模块,较好支撑了广州市交通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  相似文献   
762.
消石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对消石灰在沥青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及短期和长期的抗剥落性能作了分析,同时也与液体抗剥落剂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63.
软弱敏感结构面常常成为隧道围岩变形失稳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浅埋、硬质岩石隧道。仅仅进行围岩总体的质量评价是不够的,识别其中控稳结构面以及围岩变形失稳模式,对于选取有针对性的支护体系,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至关重要。文中结合某隧道工程,通过对隧道进行跟踪地质调查,研究隧道中软弱敏感结构面产状及工程性质,识别出典型的围岩失稳模式。对深入了解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为隧道灾害防治、选择恰当的支护时机和支护方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64.
章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2):242-245,259
利用公路路面铣刨出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替代天然集料制备再生水稳基层材料,并开展工程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对于来自同一路段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其烘干或不烘干处理对再生水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影响较小,最佳含水率一般比再生级配集料吸水率高约4%~5%;对于不同路段的废旧水稳再生集料,其压碎值越高,再生水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越低;综合考虑再生水稳的性能,选择来自路段1的再生细集料与路段3的再生粗集料按比例混合制备再生水稳用于工程实践,再生水稳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65.
在学生课堂行为识别场景下,存在干扰因素较多且缺少公开的数据集,识别效果较差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行为姿态和注意力机制的高校学生课堂行为识别模型,利用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教学视频中学生课堂行为的空间和通道特征,利用与视觉描述互补的行为姿态信息获取深度特征蕴含的高层行为信息.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构建了学生课堂行为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高校学生课堂行为识别中展现了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66.
郭跃飞  章本本  罗正东  谢测坤 《公路》2023,(10):111-117
基于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了其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对两种常见破坏模式下的竹筋格栅套筒加筋碎石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得出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和套筒长度是桩体破坏模式的判定依据。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探究了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对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竹筋格栅套筒通过提供额外的径向约束力有效限制了碎石桩的鼓胀变形,从而大幅提高了碎石桩承载力。同时,竹筋格栅抗拉强度、套筒长度以及桩径3者之间存在最优组合,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综合考虑3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选取最优组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碎石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767.
为更系统地掌握我国北极航线航海保障能力,形成对北极航海保障基本情况的认识并用以启发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北极航线各方面航海保障能力,针对实际需求找出不足,并结合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