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动态模量试验,研究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温度及拌和时间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拌和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的改性效果,但存在最佳的温度区间,180~190℃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满足技术指标,温度高于190℃,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衰减过快;拌和时间延长,可以提高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效果,但时间过长,沥青容易发生老化,影响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推荐低标号高模量剂与集料的拌和时间为15 s。  相似文献   
72.
针对城轨列车的结构形式,以典型地铁头车车体司机室安装接口为设计约束,设计一种底架薄壁梁司机室结构.首先对城轨列车底架吸能结构进行设计,并基于模型设计,研制实际司机室结构样机,并通过冲击试验对吸能结构进行了耐撞性研究,结构撞击平台力为1450 kN,吸收能量为550 kJ.随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吸能结构进行数值仿真,最终对有限元与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构在撞击力、吸能量、变形模式、压缩位移、褶皱形状及位置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和仿真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0%以内,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拥有较高的精度,可通过仿真手段代替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究各冲击工况下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73.
提出一种新型大缓冲行程吸能装置,该结构利用金属吸能板在冲击作用下产生重复弯曲-拉伸塑性变形吸收冲击动能,具有远大于其自有长度的变形行程.首先开展吸能结构样机落锤冲击试验,研究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吸能结构整个冲击过程稳定可控,初始峰值力为21.88 kN,稳定变形力为10 kN.随后建立有限元模型,经比较仿真结果与试验误差在10%范围内,充分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吸能装置的变形特性,以及钢板厚度和宽度,导轮半径和导轮数量对其吸能特性的影响.最终得出随着结构的板厚,板宽度,导轮数量的增加以及导轮半径的减小,装置的撞击力和吸能量均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4.
根据振动理论、瞬态有限元-边界元理论,提出一种利用钢轨振动响应数据对钢轨断裂缺陷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通过建立无砟轨道振动分析动力学模型,研究在节点周期荷载激振下,轨道在钢轨全断裂,钢轨截面50%断裂等缺陷条件下的振动加速度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轨道缺陷条件下,钢轨在2个检测点的振动响应加速度变化特征明显,且能够提取不同轨道缺陷对应的特征规律,多组仿真实验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本方法是无源检测,方法简单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轨道检测工作效率,减少线路维护的时间.研究结果可为基于动力学响应的轨道缺陷检测工程技术提供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75.
高塔大掺量钢纤维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工程控制的重要环节。介绍了重庆千厮门大桥在空间异形曲面索塔上塔柱钢纤维混凝土的选配及施工,从原材料选型、试拌、施工实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类似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比较了钢、锌、铝及其合金磷化膜的形成过程和结果,认为在这些金属表面磷化膜形成的过程基本相同,但在磷化膜生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各种金属,甚至是同种金属的不同合金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77.
河道的水流泥沙情况千变万化,为及时掌握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河道的变化,并有效地指导工程的利用实施,结合江北下游航道政治工程,在数模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78.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基本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繁琐而沉重的劳动.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固定的教学方法,陈旧的教学手段,使得许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应试教育"的卫道士.学生们则对学习语文毫无兴趣,语文课成了上课找出重点划划线,作业练习是翻翻书本抄几段,考试之前根据提纲背答案.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推进素质教育这一难得的契机,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创符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新路.  相似文献   
79.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烟尘、废弃物等,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人类污染了环境,被污染了的环境反过来又危害人类,最终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施工中如何对环境加以保护,减少施工污染(起码是对现场的污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对之作一介绍,谈不上成熟,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介绍李子沟特大桥施工,重点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开裂措施、百米高墩采用液压自升式平台翻模施工等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