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56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每个周期内最后一个通过和第一个停止的机动车为对象进行观测研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理论,建立犹豫区判别模型,同时通过北京市典型交叉口实例获取了国内驾驶特征下的犹豫区判别模型,解决了犹豫区消除设施的工作状态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2.
为探究青藏高原地区空气氧含量对大、小车运行速度差的影响,运用MetroCount 交通检测仪采集了109 国道部分路段的车辆运行速度数据,选取其中不同氧含量下的3 个平直路段、2 个平曲路段及2 个纵坡路段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平直路段下,随着氧含量的降低,大、小车运行速度差逐渐增大;氧含量在50%~55%区间内时,速 度差增大趋势逐渐平缓,最终稳定在20km· h-1;同氧含量时,大、小车速度差在纵坡和平曲路段下较平直路段都会进一步增大,其中较低氧含量时在纵坡路段下速度差增加幅度较大,较高氧含量时平曲路段下速度差变化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大、小车速度差在一定程度上与空气中的氧含量呈 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归纳,对单一裂隙渗流试验研究、裂隙含水介质渗流理论模型研究、裂隙含水介质渗流应力耦合模型计算方法研究,以及裂隙含水介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工程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4.
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汽车保有量、道路情况等宏观因素入手,研究了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分析了人均GDP与千人汽车保有量、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以宏观计量经济学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利用7个国家的历史数据构建了交通事故面板数据模型。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进行了Hausman检验,得到7个国家的交通事故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交通事故参数中,10万人口死亡率与人均GDP、人均道路长度呈正相关,与千人汽车保有量呈负相关;通过Hausman检验,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值为3.91,概率为0.02,小于0.05的置信区间;与随机效应模型相比,固定效应模型各变量的置信区间都小于0.05,拟合优度更好。可见,本文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公路货运的迅速增长,大量重载交通的运行严重缩短了公路的维修养护周期.通过分析北京市某区公路大修养护资金投入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关系模型,可为公路养护部门合理使用养护资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交通标志的重复间距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设置过于密集增加驾驶员的脑力负担,浪费社会资源. 设置过于稀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从驾驶安全性和驾驶员短期记忆特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间距. 采用室内模拟舱实验的方法,选取42名驾驶员,对单义交通标志进行驾驶员短期记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驾驶员短期记忆衰减指数模型. 根据研究,在认读后的前35s内记忆衰减大于4%,记忆正确性超过50%;在35秒后衰减小于3%,记忆正确率下降为50%以下. 将此结果应用于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过程,根据驾驶员不同运行速度,定量给出公路单义标志的重复设置间距.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超速事故逐年增多,由于非现场执法占用警力少、限速效果好,越来越多地采用该方式进行限速管理。通过对摄像头和雷达测速仪这两种不同的非现场执法方式的限速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雷达测速仪有一定的限速效果,但限速的持久性不佳;摄像头执法的限速效果最佳,不仅能很好地降低速度,且限速效果持久性好。  相似文献   
98.
为改善景区交通拥堵问题,研究景区居民出行行为,在石花洞景区展开居民出行特征问卷调查,分析景区居民出行需求和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并利用非集计模型构建景区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景区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受出行时长影响较大,家中有车居民在日常活动中更愿意驾车出行,男性居民出行更偏向于使用私家车,中青年尤其喜欢自驾出行,且以景区居民出行者的性别、年龄、出行目的、出行时间、私家车拥有量为影响因素的交通方式选择非集计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其中步行方式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5.5%。  相似文献   
99.
北京小汽车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小汽车的发展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交通以及环境的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小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使得北京市交通愈加拥挤,堵车现象时时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增大;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在交通拥挤路段,堵塞造成大量尾气集中排放使得道路环境质量恶化;汽车数量的激增使能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另外,受城市各种土地利用的限制,停车场及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汽车增长不成比例,造成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如何解决好小汽车增长给北京城市带来的各种交通…  相似文献   
100.
美国高速公路护栏端部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护栏端部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在阐述护栏端部处理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回顾了美国护栏端部研究的历史沿革,同时,结合美国护栏端部处理基理,介绍了美国NCHRP350检测合格的部分护栏端部处理产品。这将对我国提高对护栏端部处理的重视,并推动我国护栏端部处理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