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析了平板断面颤振过程中尾部旋涡变化过程,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模型周期性振动与旋涡规律性演化之间的关系。当风速低于颤振临界风速时模型尾部旋涡尺度较小,结构振动幅度较小,当风速接近颤振临界风速时尾部旋涡经历了能量从小涡向大涡的传递过程后由能量较大的旋涡控制结构振动,结构振幅明显增加,直到模型振动发散。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方法获得颤振时刻模型表面的压力场,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技术分析模型表面压力的模态特征函数,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表面进行合理分区,利用分块分析的思想研究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输入特点。结果表明:在颤振过程中模型表面波动压力的主控成分向迎风端风嘴漂移;主控波动压力的漂移造成模型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大量的能量,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而造成结构稳定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42.
随着移动计算和无限设备的蓬勃发展,基于位置服务中的位置隐私保护研究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为保护位置隐私,学术界提出了很多匿名算法。但现有这些算法均基于一个假设,即网络中的所有用户均可信。实际上,网络中并不存在任何可信实体,现有基于真实位置生成匿名集的方法应用领域有限。针对此问题,根据用户发出信号强弱判断位置邻近性,提出了一种在k*NNG上的匿名算法,并通过"协作"的方式在不暴露用户任何隐私的前提下生成匿名区域。在不同系统设置下对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效率和服务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43.
本文简要介绍了CAN总线技术的相关概念。明确整车CAN总线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功能选取与CAN相关联的几大总成系统——总线仪表,CAN控制模块。  相似文献   
44.
1997年10月在山东齐河进行了液压顶升组立70m高墩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经进一步研究、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相似文献   
45.
46.
正今年10月初的昆山,着实"火"了一把:亚洲自行车精品博览会和亚洲自行车产业联盟筹备会同期举行,中国自行车文化论坛和中国自行车文化节联袂上演。让全国的自行车媒体、全国的自行车俱乐部、全国的自行车爱好者以及全国的自行车行业人过了把"自行车文化瘾";让昆山、苏州的百姓,以及周边江、浙、沪还有远道而来的全国各地的老百姓,看到并体验到一个以自行车为主角的时尚的新生活方式。昆山,为中国、为亚洲,展示了一场  相似文献   
47.
高速公路雾天可变信息标志信息联动发布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研国内VMS信息发布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雾天可变信息标志信息智能联动发布策略进行了探究,针对雾天能见度低于200 m但未封路和极低能见度下采取封路措施两种情况分别给出了具体的信息联动发布策略。并将此策略应用于沪宁高速公路雾天信息联动发布系统软件设计中,对其实现了实证验证。  相似文献   
48.
近日,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获悉,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名单中,沈阳市10家企业榜上有名,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名列第256位。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单向土工格栅在路基应用中的试验及试验分析,总结在不同坡比、不同加筋层数等工况下,路基受荷后的变形特征,得出土工格栅加筋结构能够大幅提高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能够为土工格栅在路基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传统的四步骤模型中的出行生成模型是预测研究范围内每个交通小区的出行发生次数和出行吸引次数,直接将居民的出行次数简单的按交通小区进行集计处理,并没有充分考虑每个人的出行次数,难以反映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对居民个人出行次数的影响。本文根据2003年吉林省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非集计模型建立居民个人的出行次数选择模型,并应用相关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标定,进而分析居民个人的出行次数,从而求得居民个人出行次数的期望值,初步尝试探索非集计模型和四步骤模型的综合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