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7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公路隧道内混凝土路面板裂缝间距与宽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峥嵘 《中外公路》2005,25(1):23-25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基岩上混凝土路面板发生严重开裂的工程实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导致隧道内混凝土板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基岩变形、车辆荷载、气温、水等环境因素和板体自身强度、几何尺寸等,推导出裂缝间距和宽度计算公式,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为混凝土板胀缝间距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滨海软粘土地基原型沉降多因素关联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沿海4个地区滨海软粘土地基原型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参照太沙基一维流固结理论,根据多因素关联的思路,提出了一维流滨海沉积软粘土地基现场沉降多因素关联预测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纳米硅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探讨了路面纳米硅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征及耐久性。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说明了纳米硅灰水泥混凝土具有高强度及良好的耐久性,使用性能良好,且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南线K23 990-K24 110路段在路堑开挖施工期间,右侧山体边坡发现裂缝到滑塌全过程中位移观测和有关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计算山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K值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计算,进一步验证了滑坡体在滑动过程中K值的变化情况,为在施工中分析边坡稳定性及确定边坡加固措施和时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