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91.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这一新型地基处理方法的处治技术及其特点,在分别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土工格室加筋体工作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简要总结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试验研究、数值分析及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的研究现状.最后讨论了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超长灌注桩竖向荷载传递模型及其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超长灌注桩所处土层的特点,提出三折线统一荷载传递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加工软化和加工硬化等不同情况以及桩的深度效应,并以该模型为基础。采用位移协调法推导出了以桩顶沉降量控制基桩竖向承载力的一系列公式,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93.
94.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对数据的高速捕获和实时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商业智能软件体量大、对业务变化响应时间长、灵活性差的缺点,敏捷商业智能软件采用轻量建模方式迅速响应需求变更,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拉拽实现对业务的分析和展示。本文从使用角度对比分析了两款主流敏捷性商业智能软件Tableau和Qlik Sense。  相似文献   
95.
阐述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结合本校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6.
论述了重力式挡土墙的优化设计过程。该过程为一个约束非线性离散变量优化问题,由计算机程序(GRWOPT)实现。文中给出了优化计算的计算模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计算方法,首先,考虑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联合作用,建立出相应的双土拱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及极限平衡理论,依次分析桩侧土拱、拱间土体及桩后土拱的受力特性。然后,以静力平衡与拱脚处截面强度为控制条件,分别获得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极限承载力,进而联立求解出联合作用时的极限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某工程实例对此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例结果吻合较好,该公式用于抗滑桩工程中计算合理桩间距是可行的;并对比分析了其他现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的原因,进一步验证了双土拱模型的优越性。此外,为探究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因素,依次分析了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及黏聚力)、抗滑桩截面尺寸(正面宽度及侧面宽度)、均布滑坡推力及滑坡推力分布形式(沿桩长方向)等参数对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各参数拟合出合理桩间距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合理桩间距随土体黏聚力、抗滑桩侧面宽度及抗滑桩正面宽度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而随着滑坡推力的增大,合理桩间距呈现出非线性减小且趋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98.
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当量m值确定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提出了一套多层地基横向受荷桩当量m值的换算公式,其计算简便,精度高,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最后给出了实例,并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
滨海软土路基最终沉降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滨海软土特性及路基沉降发展规律的深入讨论,简要介绍了软土路基沉降预测的常用方法,提出软土路基固结沉降—时间过程曲线与社会经济预测中的S型成长曲线极为相似,由此提出和推导了预测滨海软土路基沉降发展规律的龚帕兹预测方法,并结合某滨海大道高速公路软基沉降实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0.
首先,分析了陡坡效应的形成机理以及陡坡段横向受荷桩的受力特性.其次,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通过对桩周横向荷载及岩土体抗力的合理简化,建立了考虑陡坡效应的横向受荷桩简化受力模型.然后,将桩身划分为若干段,将桩周荷载及岩土体抗力等效为节点荷载,分别积分计算出各节点的弹簧刚度系数,进而利用纽玛克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递推运算得到桩身内力与位移.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桩身最大弯矩及水平位移最大误差均不足5%,验证了纽玛克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是合理可行的,且考虑陡坡效应后的计算结果偏大,对工程安全性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