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现况,分析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道路安全管理 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GIS的道路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由 人机交互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组成.该系统的实现,将是GIS在该领域应用和迅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新探索.  相似文献   
3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研究二者的互动机理,对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分析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然后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二者互动的方向及程度,从模型稳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二者能够达到一种“互补共生”的稳定平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最后,基于二者的互动机理提出一些城市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33.
路径信息诱导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与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建立了路径诱导信息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描述信息发布者通过交通诱导信息发布手段优化路网层面的性能函数,下层模型采用效用函数描述驾驶员最优路径选择行为,其决策变量为交通信息类型,从而将交通信息对于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引入模型中。利用极点搜索算法对一个简单路网的双层规划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得出了各种交通信息条件下上层目标函数值。虽然计算结果存在8%~13%的波动范围,但交通拥堵时发布的拥堵消散信息是最优方案,定性信息带来的总体效益要好于指示信息,因此,该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34.
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规划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城市公交线网换乘优惠幅度的确定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了换乘优惠政策的实施对乘客采用公交出行的需求量和乘客对公交线网路径选择行为改变的影响,将该问题抽象成一个双层非线性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实现网络经济效益最大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弹性需求的随机用户平衡模型.最后通过一个算例来建立公交换乘优惠的双层模型,并采用基于惩罚函数的直接搜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该双层模型能够在实现公交网络效益最大化时确定合理的换乘优惠幅度.  相似文献   
35.
伴随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网络格局发生较大发展与变化。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渐密集,城市范围的逐渐扩大、延伸使人民群众的出行方式、出行路线选择均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国道、省道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随之发生改变,其道路指引方法需要随之发生改变。本文针对这种新的路网情况下,国、省干线公路交通功能的变化,研究了指路标志设置技术,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指路标志设置方法,重点研究了国、省道路网与高速公路网、城市道路网、县乡道路接驳的指引方法。  相似文献   
36.
城市道路建设序列属于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 为提高城市道路建设的有效性,以DEA和TOPSIS法为基础,构建城市道路建设序列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组合模型. 首先利用DEA方法计算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然后对相对有效性进行TOPSIS计算,实现对DEA结果的全排序,从而得到城市道路建设序列决策方案. 这样既组合了DEA对多输入、多输出指标评价的绝对优势和TOPSIS系统性、综合性的优点,又避免了DEA不能进行全排序的缺点,使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得到了互补,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最后应用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模型能有效地解决城市道路建设序列的多阶段多指标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该文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的道路安全管理系统。针对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的状况,进行了道路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该系统由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组成;进而利用近几年经过某城市的国道的道路属性数据和事故数据,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现,可以任意选取路段对事故进行致因分析和事故预测,并且可对道路上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预测和评价的结果可在道路上直观显示。  相似文献   
38.
针对目前城市道路交叉口中人车混行现象,综合考虑效率与安全两方面因素,选取延误成本和冲突成本分别作为效率与安全的评价指标,构建有(无)行人专用相位信号控制模式的交叉口运行成本模型.模型的延误成本中,行人和非机动车延误考虑了信号延误、冲突延误以及绕行延误;冲突成本则基于交通冲突理论,以车头时距判断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是否发生冲突为指标,并根据机动车及行人和非机动车达到分布确定冲突概率.最后,通过北京市四道口交叉口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并基于遗传算法求得典型信号控制交叉口中行人专用相位设置的阈值在750~900人/h浮动,随着车流量的增长,行人专用相位的设置对行人流量的要求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为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保障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舒适、方便、尊严的出行.   相似文献   
39.
区域交通系统是一耗散结构。基于交通系统的特性,选择区域交通网络有效路段上的平均交通拥挤度为序参量,来描述区域交通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方向。通过分析区域交通系统的耗散结构属性,利用熵理论和信息论,建立了区域交通系统熵测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998 ̄2004年间北京都市圈交通系统熵进行了实证性测算研究,并根据熵变理论,对该区域内交通系统演化过程及方向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0.
道路交通设施舒适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设施的舒适度评价模型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心理感受、生理感受入手,针对舒适度这个评价目标.确立二阶评价指标,并使用模糊计算法和层次分析法衡量道路交通设施的舒适化程度。道路交通设施舒适度评价模型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人员对道路交通设施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