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中结合大牛地气田埋地管道腐蚀直接评价(ECDA,ICDA)实践,应用管道壁厚瞬变电磁(TEM)检测技术,通过在沿管道按一定间距布置测点进行基础检测,对所发现的管壁厚度异常点处再加密检测,从而确定腐蚀严重部位,较快地掌握气田整体管道质量情况,达到不需开挖、不破坏管道的良好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ECE R51方法 B的新修订版与老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新修订版在混合动力车总功率的定义、驱动电池的要求、参考点的定义、计算公式、挡位的选择以及结果的计算等方面进行了条款的增加或修订。尤其对混合动力车总功率的定义、挡位的选择和结果的计算这3个条款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新修订版不仅弥补了老版本中的一些漏洞还使得技术要求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3.
我国营运车辆的产品准入需满足特定法规标准的技术要求,且燃油消耗量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输成本及空气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最大总质量为31 t的某品牌厢式运输车为例,基于道路试验分别对等速、加速、怠速三种工况进行实测分析,经加权计算后得出的综合燃料消耗量未超出标准第四阶段限值,同时总结分析了当下影响油耗的集中因素,为后续营运车辆油耗试验改进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陈川  郭勇 《公路》2021,66(11):205-208
对于桥梁检查车驱动系统及轨道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并采用了一种新型检查车轮轨驱动系统,对轮轨体系开展试验研究,设计了3种不同轨道涂层的试验条件:热浸锌、锌加涂膜镀锌(冷喷锌)、石墨烯涂层材料,同时对3种不同包覆材料的行走轮进行了模拟试验,选取其中保护效果优良的轮轨体系组合:石墨烯轨道涂层和聚酰胺PA-66行走轮包覆材料进行桥梁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新型轮轨体系组合满足实际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5.
为了确定合理的析漏损失控制指标,通过室内析漏与飞散试验,根据析漏较小而强度和耐久性佳的原则,确定了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与满足现行规范析漏要求确定的沥青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细集料对混合料析漏损失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规范析漏损失不大于0.3%指标是不合理的,提出以不大于0.8%作为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析漏损失的控制标准,施工中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异性小,主要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均优于技术要求,确保了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国内悬挂式桥梁检查车驱动系统与驱动行走轮均是一体式结构, 嘉绍大桥在检查车轨道涂层耐碾压研究中提出将驱动轮改为外裹敷柔性材料降低钢制轮对轨道的轮压, 但这需要对桥梁检查车定期更换行走轮包覆体, 本文介绍了将原有的一体式驱动系统结构更换为简便可拆卸式的新型驱动系统, 行走轮体一侧处的卸载螺栓往下顶, 使需更换的行走轮脱离轨道表面, 然后通过拆卸行走轮体法兰盘上的固定螺栓, 利用顶出螺栓将整个行走轮从驱动箱体墙板的圆形空洞中取出, 整个过程十分钟左右, 该技术在嘉绍大桥上取得了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27.
以某车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工况进行自定义,通过调节额定工况边界条件,基于正交试验理论,对边界条件进行划分,并对不同工况下油耗、原机排放进行了测试。试验表明,在各自定义工况下,进气负压、中冷后温度、排气背压的增加,均会引起比油耗的增加;进气负压、排气背压增加引起NOx比排放减少,中冷后温度增加引起NOx比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28.
结合马坡洛河特大桥淤泥质河床中低桩承台施工实例,重点介绍本桥复杂地质条件下低桩承台施工方案的选定,水泥搅拌桩加内撑基坑支护结构,基坑支护及承台快速施工工艺,并提出水泥搅拌桩、轻型井点降水等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9.
从测量仪器、测量场地、环境条件、车辆准备、进线速度、目标加速度和参考加速度的确定,到挡位的选择、测量结果的处理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M1类车依据ISO 362-1:2007《道路车辆加速行驶噪声测量工程法》的测量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标准,还着重说明了制定进线速度、目标加速度和参考加速度时的技术背景。最后,依据标准对某一手动挡样车进行测试并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重型车在国六边界条件相对于常温常压下的排放变化,在海拔环境仓重型车转鼓上用便携式排放测试设备测试了1辆国六阶段的重型车,比较了四种环境条件下的排放。结果表明:对于CO2、CO和PN分析,海拔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都造成排放恶劣,但海拔的影响更大,对于CO2,2400米边界条件下相对于常温常压排放因子增加8.7%,比排放增加19.3%,对于CO,2400米边界条件下相对于常温常压排放因子增加199.0%,比排放增加197.9%,对于PN,2400米边界条件下相对于常温常压排放因子增加688.1%,比排放增加665.1%,远超-7℃环境下的排放增长量。对于NOX,温度和海拔边界条件都对NOX都是有恶化影响,温度边界条件相对于海拔边界条件,影响更大,-7℃环境下,相对于常温常压,排放因子增加26.6%,比排放增加22.4%,超过国六a和国六b的海拔边界条件下的增长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