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01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电动汽车换电站同时作为储能电站,既可实现经济获利,又兼顾电网支撑,但目前缺乏这种储换一体站的容量配置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分析储换一体站工作模式及电价时段,构建一体站的运行模型;然后,基于用户出行模拟,建立电动汽车换电需求预测模型;接着,建立考虑全寿命周期收益和电网支撑能力的储换一体站容量双层规划模型,外层规划以全寿命周期总收益为目标,实现储换一体站的容量规划,内层规划以对电网支撑能力为目标,实现电池组充放电行为优化,内层获得最优充放电功率并返回外层,实现储换一体站容量最优配置;最后,在IEEE33节点系统上验证规划模型的有效性,为储换一体站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储换一体站模式相比,储换一体站投资收益率提高1.51%~2.26%;基于双层规划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在保证一体站经济性的同时,能够对支撑电网电压,使电压日方差降低20%;随着参与换电的电动汽车数量增加,一体站的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42.
隧道表面裂缝的检测已经成为地铁运营人员的重要巡检任务之一.为实现隧道裂缝病害的自动监测,提出一种结合病害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的隧道裂缝样本自动标注与识别算法;针对隧道裂缝形态特征建立裂缝图像的特征样本库,改进了AlexNet深度卷积网络结构;设计研制了轨道移动式隧道图像采集系统以及巡检车,采集并构建了包含4 500张裂缝图像样本和1 500张测试图像的数据集,用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图像清晰度符合要求,所设计算法可完成裂缝目标自动标注;裂缝图像测试集的识别率达到97.8%,证明了算法研究和采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43.
基于现场试验,利用黄河三角洲某滩涂丰富的粉土资源,采用袋装粉土棱体+中间吹填粉土堤心斜坡堤结构在潮间带滩涂筑堤,对吹填粉土堤心进行地基处理,之后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建成3 km长的疏港一级公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直接采用粉土充填土工织物袋,将常规的袋装砂筑堤技术升级为袋装粉土的筑堤技术,在粉土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4.
邓丰昌  郑静 《水运工程》2017,(11):120-123
针对桥梁布跨方式对桥梁建设成本、实施难度、景观等的影响问题,结合上海市航道及跨航道桥梁建设的特点,通过分析现有规范中对桥梁布跨方式的相关要求,探讨更加合理的桥梁布跨方式,得出水中可以设墩的条件,为规范的修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5.
郑静  邓丰昌 《水运工程》2017,(11):104-108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直接影响跨航道桥梁改建方案。针对平原河网地区跨航道桥梁改建实施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桥梁改建案例、典型水位曲线特点、船舶过桥现状、撞桥事故统计数据、内河航道导助航及管理手段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降低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的可能性,并提出按通航保证率进行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并辅以完善的交通管理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作为导助航体系完善、管理水平较高的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取值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