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福州市青州晃江结合梁斜拉桥主梁侧向抖振响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较全面地考虑了气动导纳、自激气动力和背景响应的影响,为对未考虑背景响应的抖振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定义了背景响应修正系数并给出了计算公式,计算了闽江斜拉桥的侧向抖振响应,与未考虑背景响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对侧向拌振位移响应以及背景响应比例进行了参数分析,分析表明:闽江斜拉桥背景响应的贡献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2.
首先提出一种新的示在跨径悬索桥侧向风载效应的实用方法--修正的膜理论(P 种方法综合考虑了风的三分力系数和主缆索力随风速变化的非线性效应),然后导出了有关计算公式,给出了计算流程图,最后,以虎门大桥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13.
汕头海湾二桥空气静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主跨 5 18m汕头海湾二桥中风洞试验出现的空气静力失稳现象 ,笔者首先详细分析了该桥的空气静力稳定性 .然后解释了产生该种现象的原因 .最后 ,给出了几点有价值的结论 ,为今后避免出现该种现象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颤振和抖振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颤振和抖振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非线性有限元的直接积分法为基础,在研究中具体解决了随机风速场的模拟、耦合自激力的时域计算和统一的颤抖振时程分析流程等关键问题,考虑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有效攻角效应。本文的研究纠正了过去时程分析方法不能同时处理颤振和抖振的理论缺陷。本文还通过所编制的软件的计算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铁路高墩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的基础上,对货车动力模型中的中央悬挂装置采用变摩擦阻尼,通过与某高墩连续梁桥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说明,理论计算结果是可信的,对高墩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低墩和高墩的墩顶振幅相对较小,而具有相对较小横向刚度的中等高度桥墩的墩顶振幅却较大,这种情况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6.
墩体设计对梁跨结构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孔简支梁为对象,建立计算模型,从体系的自振特性和车振的特性分析墩体刚度和质量变化对梁体振动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临界墩高,临界墩顶刚度和临界梁墩刚度比等新的概念,对墩体设计中避免产生了大梁体振动的影响有指导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悬索桥施工阶段颤振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军  陈艾荣  项海帆 《公路》2001,(10):60-63
运用大跨度桥梁三维非线性颤振分析方法,对宜昌长江大进行了施工阶段加劲梁对称和非对称架设情况的颤振分析,探讨了施工阶段悬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不同施工方法以及非线性因素对施工阶段县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跨径斜拉桥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综合考虑静风荷载与结构非线性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进行了全过程分析。以一座主跨1000m的斜拉桥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初始攻角、斜拉索的垂度效应等因素对大跨径斜拉桥静风稳定性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悬索桥的三维应力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悬索桥的受力特点,将空间杆系与三维应力仿真分析模型相结合,给出大跨径悬索桥的三维应力有限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跨径悬索桥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的颤振稳定性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它将受到主梁架设方法的重要影响。以宜昌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 ,运用多模态颤振分析方法 ,分析了不同主梁架设方法下颤振临界风速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 :主梁采用非对称架设和从桥塔向跨中对称架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悬索桥在施工阶段尤其是施工初期的颤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