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770篇
综合类   320篇
水路运输   457篇
铁路运输   345篇
综合运输   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于润华  马立 《铁道车辆》1996,34(3):52-55
对厂修中ST1-600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的损伤状况做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厂修实际,对厂修规程提出意见,以及改进检修工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34.
马青春 《铁道车辆》2013,(1):32-34,46
对国内城铁常用吸能装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吸能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5.
轨道车辆大功率IGBT散热器的热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应用传热学理论对肋片散热器进行热阻计算,并采用Icepak软件进行仿真,最后为了验证理论计算和仿真的精度,进行了相关的散热器热阻试验.通过对散热器理论计算、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证明,仿真计算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理论计算经过修正后也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6.
针对桩承式路堤,分别建立二维和三维离散元分析模型,开展土拱形成过程数值模拟。从细观角度研究不同路堤高度条件下桩承式路堤土拱形态和荷载传递机制,获得土拱效应充分发挥条件下的土体沉降模式,其模式呈现为椭圆形拱状。二维分析结果表明,当路堤填土高度达到一定值时,其高度约为0.8倍桩净距。由于二维土拱模型只能反映一个截面上的土拱效应,因而高估了路堤荷载传递效率。相比二维Trapdoor分析结果,三维条件下土拱效应充分发挥时所需的桩-土差异沉降更大,桩顶和桩间土压力随差异沉降的变化速率更慢,荷载传递效率更低且受填土高度影响更高。  相似文献   
37.
电铁谐波的“三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谐波的复杂性,IEC提出"三级评估"原则,其中第三级评估方法对电气化铁路牵引畸变负荷是适用的。本文讨论电气化铁道牵引负荷谐波的考核值(THD)问题,根据中、低电压级电气设备承受谐波能力的裕度,提出采用综合渗透(传递)系数法来制定IEC"三级评估"考核值。以某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子电网为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8.
研究目的:微型桩具有施工简便、施工快速、布置灵活、抗滑能力较强的特点,在山区边坡(滑坡)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钢管微型桩加固边坡的破坏实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反分析,对钢管微型桩的极限抗滑力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于采用了桩顶连系梁的钢管微型桩组合结构而言,桩后滑坡推力呈上部大、中间小、下部大的“U”型分布形式;桩前土体抗力呈上部大下部小的倒三角形分布.钢管微型桩组合结构(四排钢管桩+连系梁)的极限抗滑力为596 kN,单根钢管微型桩的平均极限抗滑力为149 kN.在实际工程中,可采用改良桩间土、桩前设置支撑结构、优化结构布置形式等工程措施来提高钢管微型桩的抗滑能力.  相似文献   
39.
周晓华  蒋翔 《公路》2003,(8):105-107
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分析中,一般取钢管和混凝土各自的轴压刚度之和作为构件的轴压刚度,而理论研究中有要提高轴压刚度和折减轴压刚度2种趋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关于钢管混凝土构件轴压模量或轴压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各计算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40.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强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Fibermesh网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改善明显;掺入三种纤维后提高了混凝土的柔韧性,尤其是网状聚丙烯纤维和单丝纤维,改善效果很明显,这对改善UTW路面应力状况非常有利;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0.65~0.90应力水平范围内,疲劳寿命增长均很明显,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说明网状聚丙烯纤维的增韧作用更加明显,适宜于UTW路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