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铁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端头井区域是盾构机始发、到达事故多发地带,其加固效果直接关系到盾构的始发与到达的安全问题。采用冻结法加固盾构端头井区域土层具有封水性好、加固土层强度高、适应性强、土层复原性好、无公害等优点,常被长三角这种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优先采用。对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地铁基坑端头井采用冻结法解冻后融沉注浆机理进行叙述,通过施工过程中相关监测数据的统计,就如何控制冷冻法施工时周边地表沉降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2.
铁路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信息化建设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我国铁路运输组织智能化、客货营销社会化、经营管理现代化是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在阐述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和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铁路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原则、总体目标、体系架构、公共基础平台及信息化近期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3.
24.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其编制问题属于超大规模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难度较大。既有线列车运行图较为成熟的编制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既定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客运专线A类本线、B类跨线和本线城际列车运行图铺划的分层叠加数学模型,研究客运专线不同种类列车的布点模型和求解方法,设计了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的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优化策略和算法。算例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求解客运专线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案,并达到快速准确的良好效果,为编图人员提供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5.
旅客列车票额分配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票额分配系统的现状和特点,并对计算机编制旅客列车票额分配系统的自动分配、总体结构、功能设计及实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6.
研究目的:黔桂铁路改扩建工程地处西南山区,穿越贵州、广西两省区,沿线地形地质十分复杂,线路方案选择往往受到地质条件的严重制约,因此,在该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大力开展区域地质选线工作对节约工程投资、减少地质灾害和工程病害、消除运营隐患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方法:在充分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基础上,通过地质调绘、钻探、静力触探等综合勘探方法,查明选线段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质角度确定线路方案。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方案地质条件必选,最终确定了地质条件好的线路方案。研究结论:西南山区地形地质复杂,线路方案比选中应充分研究沿线地质条件,绕避复杂、严重地质不良地段。本文系统介绍了黔桂线改扩建工程初测阶段几处典型的、成功的地质选线,概括性地总结了地质选线应绕避的重大地质问题,其选线思路、比选条件及评价意见等可作为其它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7.
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铁路既有线列车运行图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基本评价指标、旅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均衡性评价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可调整性指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经济评价指标和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后评价指标角度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计算方法.该体系的建立对今后深入研究高速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提高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质量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8.
基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行图的高速路网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列车混行的运营模式决定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不能脱离既有路网单独编制,论文从京沪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角度,提出了两层网络表示法构建基于京沪高速铁路的高速网状线路理论,宏观层用来描述网状线路的结构和线路衔接关系。计算高,中速列车的运行径路;微观层以轨道电路,道岔等单元计算列车的接,发车进路以及平行,敌对进路,仿真结果证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青岛市公路网现状及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及公路网现状,选取网等级等五种能综合反映公路网技术等级的指标进行单项指标评价,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公路网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青岛市公路网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为青岛市公路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考虑筋/板相互作用的环肋圆柱壳屈曲强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肋圆柱壳是潜艇耐压壳体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环肋圆柱壳的失稳破坏主要表现在肋骨间的壳板失稳和总体失稳.在计算肋骨间的壳板失稳时,传统方法认为肋骨为壳板提供简支边界,忽略了在边界上肋骨和壳板的相互影响.在实际结构中,由于肋骨提供扭转刚度,壳板在与肋骨相交的边界上将存在弯矩,并非自由支持边界.因而,壳板失稳时,筋/板产生相互影响,提高了壳板的屈曲强度.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推导考虑筋/板相互影响的环肋圆柱壳壳板屈曲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筋/板的相互关系.通过本文的算例表明,本文推导的计算方法以及所编制的计算程序是可靠的,可以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