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133篇
公路运输   412篇
综合类   433篇
水路运输   353篇
铁路运输   264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重点从氧化锆式氧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常见故障、检测方法、波形分析4方面,介绍了氧传感器的使用、故障诊断和维修。  相似文献   
992.
以奇瑞QQ手自一体式自动机械变速器(AMT)为例,介绍AMT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故障实例,叙述故障现象、检修思路、诊断与排除的整个过程,综合运用故障码分析、数据流分析等电控系统常用的检查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3.
优化控制是提高混合动力各方面性能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一种优化模糊控制方法,离线进行发动机优化控制计算后,运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综合优化控制。仿真实验证明,其优于基础的电辅助逻辑控制。通过调整各优化目标的权值和修改模糊控制规则,可灵活地实现不同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94.
对空间单根曲线梁法的局限性进行修正,推导出由曲线梁内外弧差引起的扭矩分布荷载简易公式,并对曲线梁内外弧差影响与质量简化至形心轴处由"弯扭耦合"影响产生的2项扭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略前者影响,曲线梁总扭矩计算会产生较大误差;基于中支承预偏心产生的调整扭矩与偏心值大小基本成线性关系.提出采用影响矩阵方法,以易于推算...  相似文献   
995.
之江大桥是杭州市区西南部跨越钱塘江的一座大型双索面拱形钢索塔斜拉桥。介绍之江大桥主桥拱形钢索塔的设计与施工特点,对钢索塔节段之间的连接方式、高强螺杆精确定位措施、钢混结合段板底压浆工艺、钢索塔吊装方案、主动横撑调节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的实践,对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形成一些结论和观点,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南段第二监理合同段的满堂支架现浇箱梁为例,介绍了监理方案审查的流程和内容,给出了关键环节的控制,提出了过程控制中的一些重要细节,明确了满堂支架现浇箱梁监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地铁线路普遍存在的钢轨磨耗现象,运用Simpack数值模拟虚拟样机技术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针对车辆行驶于4种减振轨道曲线线路时,对轮轨磨耗、减振器扣件地段加密措施、梯形轨枕枕下刚度和参振质量调整措施进行了仿真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抑制钢轨波磨,板下减振和枕下减振方式在小曲线半径曲线地段使用效果要优于既有刚度和间距条件下的减振器扣件和Vanguard扣件;对于抑制钢轨侧磨,板下减振和枕下减振方式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减振器扣件间距加密措施、梯形轨枕枕下刚度及参振质量的增加,对减磨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9.
一种船体及周围自由面的网格自动生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船体湿表面及船体周围的自由面网格自动生成技术是采用Rankine源方法进行水动力分析的基础.文中使用累加弧长三次参数样条函数生成船体湿表面网格,使用无限插值的方法生成自由面网格,运用拉伸变换确定自由面网格外边界上的结点分布以控制自由面面元的疏密.使用该方法生成的网格进行了水动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灵活,可以满足使用Rankine源方法对船舶进行水动力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唐方清  罗嗣碧  戴万江 《公路》2012,(5):132-136
在借鉴已有桥梁钢—混结合段设计的基础上,针对瓯江大桥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连续刚构梁式桥,采用PBL剪力板及加预应力束的设计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规范,局部分析及对预应力锚固体的比较,提出基于传递弯矩和剪力的梁式钢—混结合段,采用PBL剪力板与预应力束组合的设计理念,并介绍PBL剪力板的作用原理及强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