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遗传算法对某车载空—空中冷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完成了优化设计程序,得到了中冷器芯体结构的优化方案,使优化后的中冷器散热能力在理论上最大提高了19.3%。通过风洞试验对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误差,但理论计算总体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同类中冷器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为提高强震区桥梁的抗震性能,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以降低结构自重、提高墩柱变形能力,从而降低地震响应。以一座强震区典型中小跨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Sees建立轻骨料混凝土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生成地震易损性曲线来评估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桥梁相比,仅上部结构或下部结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对降低桥梁整体的损伤概率并不明显,而全桥均采用轻骨料混凝土的桥梁能够显著降低桥墩、桩基和支座的损伤概率以及桥梁整体的损伤概率。建议在强震区进行桥梁建设时,全桥均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来替代普通混凝土以提高桥梁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3.
惠宁  杜圆  王娜  庞福振 《船舶工程》2017,39(S1):204-208
针对海洋平台通风管路系统噪声进行研究,基于数值方法对通风系统管路流激噪声进行了计算,并与管路风机传递噪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给出了通风管路系统噪声特性规律。采用CFD方法建立通风管路系统流体动力分析模型,得到风管湍流脉动压力;在此基础上,建立通风系统管路及典型平台房间噪声预报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开展了特征参数对通风系统管路激流噪声的影响分析,并对风机传递噪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管流量与风管流激噪声直接相关,风机传递噪声对风机附近舱室有较大影响,距风机较远处管路噪声仍以流激噪声为主。  相似文献   
84.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除此之外,测量用户当然还应有卫星接收设备。  相似文献   
85.
论述了单台发电机组额定频率整定点和稳态频率调整率对两台发电机组并车后的有功功率分配差度的影响,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联算式,实际对两台电动发电机组进行了并车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6.
以英国停车换乘(P&R)发展为例,从交通特征、土地利用、环境、商业开发以及社会问题等角度客观分析总结P&R的实施效果,并结合上海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中37处P&R枢纽的设置,探讨了英国经验对于上海发展P&R的借鉴。  相似文献   
87.
惠文杰 《铁道车辆》2000,38(Z1):36-37
从传动方式的选择、驱动装置的布置方式、车体减重、降低噪声、制动及冷却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内燃动车组研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8.
采用基于气体动力的高速射弹并联发射装置,开展并联射弹水下运动的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机得到射弹水下运动的画面,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流场的演化过程以及射弹的弹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联射弹空泡的演化机理和脱落特性,得到了射弹间距对并联射弹水下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联射弹双空泡受彼此流域压力梯度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性。随着射弹间距的增大,双空泡之间的耦合影响逐渐减弱,下方射弹空泡尺寸逐渐增加,弹道稳定程度逐渐增强,异步并联射弹的尾迹脱落由分叉模式到靠拢模式最后为孤立模式。实验结果对水下多弹体的并联发射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9.
文中研究了锥柱组合体模型在轴向约束加速运动中人工通气量对加速过程中超空泡形态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模型在加速过程中不通气的情况下,只有锥柱结合面后尚有局部空泡,但未见超空泡形成。在通气量23.4g/s、19.0g/s、14.6g/s、9.3g/s下,均能在研究的σv范围内逐步形成超空泡。对于一定的通气量,随着模型运动速度的逐步提高,自然空化数逐步减小,空泡由短变长;由大片分段脱落不连续的空泡变成连续的空泡;由空泡长度明显的不稳定到稳定;由空泡表面不光滑到光滑;发展成空泡表面光滑透明的超空泡。超空泡随通气量的变化规律与水洞定常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0.
刘炯  惠昌年  刘建湖 《船舶力学》2005,9(5):132-136
针对目前一种新提出来的潜射导弹分段刚体模型的试验方案,通过求解在同一载荷作用下分段刚体模型与实际弹性体模型的动响应,来定量分析该模型试验所测得极大载荷值和实际情况下极大载荷的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