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224篇
综合类   241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161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801.
依据河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河床演变和碍航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提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思路。分析表明:大水年尤其是特大洪水年,河床冲淤变化相对较大,南水道过渡段左槽冲刷、右槽中下段淤积现象明显。主要原因是洪水期南水道过渡段漫滩水流增强,左槽分流沿程增加、右槽分流沿程减小,江中心滩束流作用有限,处于缓流区的右槽下段输沙能力不足,汛后冲刷不充分。航道整治的基本思路为稳定相对有利的滩槽格局,拦截漫滩水流、限制左槽的进一步冲刷发展、增强南水道右槽水流的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802.
针对当前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设备故障报警不及时、数据流通传输速度慢、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概述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介绍船体分段智能车间的总体架构与运行机制等,对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进行设计,并提出实现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为船舶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制造车间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803.
为保证深埋TBM隧洞岩性界面区域的安全、高效施工,综合应用现场调查、微震监测等手段开展顺隧洞轴向岩性界面区域的围岩破坏特征、微震活动特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岩性界面区域破坏围岩支护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由于岩性界面区域应力集中,开挖卸荷后围岩更容易破坏,且隧洞围岩南硬北软的特征导致不同类型的破坏以蚀变带为界分布在隧洞两侧,破坏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2)岩爆、结构型塌方破坏与微震活动具有良好的空间相关性; 3)当岩爆等级较低时,以结构型塌方为主体进行支护,随着岩爆等级升高,支护及防控的主体逐渐过渡为岩爆。  相似文献   
804.
以车路协同网络为研究对象,针对物理链路间连通时长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优化可行时长的服务功能链映射算法。首先,建立车路协同的物理传输网络模型,并分别分析车车链路和车路链路的连通时长;其次,以映射可行时长为优化目标,以服务功能链的映射规则为约束,建立整数规划问题;最后,为求解该NP-hard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子图同构的映射算法,联合考虑车路协同环境中的节点属性、链路属性及链路间关联关系,设计剪枝策略,从而实现服务链路在物理链路上的组合优化映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考虑物理链路连通时长的差异性,并对其进行优化选择,提出算法在车间通信距离150m和最大车速60km·h-1 条件下,可将可行时长提升34.4%;同时,在车车通信范围、车辆数以及最大车辆速度这3项主要参数设置中均可验证发现,所提算法可有效提升映射可行时长。  相似文献   
805.
黑沙洲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遇不利水文条件时,航道淤积严重,需进一步实施二期整治工程措施缓解航道维护压力。通过分析该河段的河道演变和碍航特征,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对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设阶段的工程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黑沙洲水道河势基本保持不变;南水道右槽航道分流比增加,浅区冲刷,航道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