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114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71.
介绍吊箱围堰整体浮运方案的设计特点和施工方法,以及该方案在缩短工期和节省费用方面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572.
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促进港口和城市的协调统一发展,本文从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提出一种面向港口城市用地的动态弹性规划方法.首次提出港城交界带的概念及其空间范围的定量解析方法;利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GA-BP)算法建立了陆域纵深解析模型,并进一步构建港城交界带空间范围解析模型,确定港区后方港城交界带空...  相似文献   
573.
平陆运河对外直接沟通北部湾港,对内直接连通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是一条通江达海的水运新通道,其建设将对西南部地区货运出海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全面分析西南部地区现状货运出海通道总体格局,结合平陆运河—北部湾港江海联运通道与东南向、东向出海通道及南向通道现有路径综合运输成本比较,提出平陆运河建设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3省区,辐射影响川渝地区。平陆运河的建设将优化西南部地区出海货运方式,改变出海货运流向,提高西南部地区南向通道出海货运量比重,提升环北部湾港口群综合竞争力,为西南部地区提前围绕平陆运河建设完善物流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74.
为提升护岸结构外观的美学观感,依托京杭运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结合安全耐久、绿色环保、生态人文的理念,提出了适用于内河桩基式承台护岸造型混凝土的相关要求,根据现场浇筑试验确定了造型样式,对造型模板材料进行了比选,并改进施工钢模板,经过混凝土浇筑养护后,得到了适用于内河航运需求的护岸造型混凝土。以新方法实现了内河航道文化传承的烙印,展现了厚重的运河文化历史特征,表现出绿色航运和人文特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5.
平陆运河属于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传统的内河航道项目货运量预测方法难以适用。基于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的视角,对平陆运河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剖析,综合考虑转移和诱增需求,构建一套针对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货运量预测方法体系,对平陆运河货运需求进行分析。预测2035、2050年平陆运河货运量分别为0.955亿、1.200亿t,主要来自北部湾港口群海铁联运、北部湾港海公联运、珠三角港口群—西江航运干线江海联运3条既有通道的运量转移;远期考虑平陆运河经济带及影响区内陆地市的开发诱增运量,预计2050年乐观情景下货运量有望达到1.5亿~1.8亿t。  相似文献   
576.
为了改进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受力性能,设计了在铰缝结合面上利用连续钢板代替间断钢筋和改进铰缝结构与填充材料的2种铰缝改进措施,采用局部模型试验计算了铰缝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强度,提出了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模型试验值与公式计算值的误差不超过10%,表明所提出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采用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承载能力;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深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29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39%,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45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5%;采用间断钢筋和连续钢板的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未采用结合面钢筋的铰缝分别提高了98%和73%,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71%和78%;普通混凝土浅铰缝结合面法向强度为1.30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40%,结合面切向强度为0.33 MPa,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1%;采用UHPC填充深、浅铰缝的结合面法向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填充深、浅铰缝分别提高了13%和21%,结合面切向强度分别提高了64%和94%。   相似文献   
577.
为了提高铰缝结合面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解决空心板桥横桥向受力问题,研究了采用横向预应力的装配式空心板桥的受力性能,采用局部模型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铰缝结合面受力机理,采用足尺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心板桥整体受力性能,并基于铰缝结合面受力机理,确定了横向预应力的上、下限,进而提出了横向预应力设计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横向预应力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黏结强度分别为1.40~1.45和0.50~0.62 MPa,较未采用横向预应力分别提高了8.1%~12.5%和12.4%~38.3%,而且提高横向预应力可以提高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黏结强度;采用横向预应力的空心板桥足尺试验模型的破坏模式表现为空心板的开裂破坏,试验过程中未出现铰缝开裂现象;横向预应力的施加可以提高空心板之间的横桥向联系,避免结构由于铰缝结合面损伤而丧失横向传递荷载的能力并导致结构破坏,提高空心板桥的极限荷载;提出的横向预应力设计计算公式可以较好地计算空心板桥横向预应力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