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434篇
综合类   472篇
水路运输   296篇
铁路运输   173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1.
为提高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性并简化现场施工工艺,提出新型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接缝方案。以湖南省某桥为工程背景,进行1∶2缩尺模型抗弯试验研究;编制截面弯矩-曲率关系MATLAB程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该程序可用于计算UHPC覆盖下的普通混凝土(NC)中钢筋应力;对现有NC裂缝宽度规范公式进行修正,提出考虑UHPC约束作用的组合梁负弯矩区NC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公式;讨论钢-混组合梁桥负弯矩区UHPC湿接缝合理的纵桥向长度,分析UHPC层厚度及层内配筋对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型UHPC接缝方案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承载能力均满足工程要求,且接缝节点强度高于非接缝区预制部分强度;负弯矩作用下,试件沿梁高的应变较好地满足平截面假定,钢梁与混凝土板及UHPC与NC间的层间滑移量均较小;UHPC裂缝呈现“多而细”的特征,而NC裂缝呈现“少而宽”的特征,预制部分混凝土顶面最先开裂,之后UHPC-NC交界面、UHPC顶面、UHPC覆盖下的NC侧面依次出现裂缝;对于负弯矩区采用UHPC接缝的中小跨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UHPC层的纵桥向长度宜为20%标准跨径,UHPC层厚度可根据实际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增大桥面板内钢筋直径可以提高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城市快速路正面临的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城市快速路的基于有向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预测与拥堵管控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海量交通数据进行交通预测,实现拥堵的主动管控。首先,基于交通路网的空间有向性和交通流的时空特性,定义了有向的距离影响矩阵、修正欧式距离矩阵和自由流可达矩阵,构建出有向的图卷积算子,并将其应用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中,提出了能学习交通路网时空双重特性的有向图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Directed Graph Convolution-LSTM,DGC-LSTM)模型;其次,基于DGC-LSTM的交通预测结果识别出拥堵产生点并将其作为拥堵管控的对象;再次,采用控制进口匝道车辆输入快速路主线的手段,针对管控对象的时空特征,设计了全圈层分时段阶梯式拥堵管控策略;最后,基于上海市快速路网上布设的2 712个检测器在122个工作日每间隔5 min记录的速度、流量和占有率信息,开展实例分析,测试了DGC-LSTM模型的预测精度以及全圈层分时段阶梯式拥堵管控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循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相比,DGC-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能将速度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标准差分别降低38%和20%以上;基于预测结果采用的全圈层分时段阶梯式拥堵管控策略能令拥堵产生点的速度提升14 km·h-1以上,并能使拥堵的持续时长缩短40%,可阻止拥堵从产生点开始发生大范围的蔓延,降低整个路网的拥塞程度。  相似文献   
13.
佟寅  孔小兵  王文丽  邬旭东 《船舶》2021,32(5):71-76
在桅樯信号设备设计中,雷达桅、前桅等桅杆设计复杂繁琐、剖面较多、设计改动频繁且工作量较大.该文针对桅樯信号设备中的雷达桅、前桅等桅杆设备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桅樯信号设备三维设计方法.利用CATIA知识工程重用模型的能力,通过知识工程构建一个桅樯信号设备产品零件库,设计中直接调用已有零件库,将产品零部件以层级式结构组织起来,完成以设计知识为核心的桅樯信号设备三维设计;并以某型船的雷达桅设计为例,介绍了设计流程及方法.该设计方法可有效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知识利用率,降低修改工作量及出错率.  相似文献   
14.
从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所处的工作环境,分析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海事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组成原理、优缺点、性能测试。介绍多传感器数据在USV上的融合原理、融合流程及其应用情况。经过实船海上试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指标良好,较好地解决USV在复杂水域安全航行的感知技术问题。所描述的感知技术,对设计和研发搭载不同任务的USV,识别不同工作场景环境,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系统维修决策的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可靠性评估的新方法。针对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故障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冗多,提出基于RCM、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和数据挖掘算法相融合的方法来构建系统的维护决策模型。与传统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能够更精准地定义维护模型,并获得系统的最优维护间隔,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复杂状态系统的可靠性计算。该方法可有效降低传统RCM的维护不足现象,降低运维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油压减振器性能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油压减振器性能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软件、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采集系统、网络系统及高性能RISC微处理器,设计了EDS环境综合控制系统,并对其组成、主要功能及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对120阀试验台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试验方法、硬件结构和软件部分的技术改进方法,改进后的120阀试验台及配套试验方法既能对120阀也能对120-1阀进行准确、全面的性能试验。改进的试验台及程序在全路所有120阀的生产及检修单位得到了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园区等场景下无人车多途经点配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化高精地图的车道级全局路径规划、生成和跟踪控制方法。考虑配送车往返途经点顺序对行驶路径总长度的影响,基于高精地图采用A*算法计算各配送点间的最优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经过多个配送点的全局最优路径。应用贝塞尔曲线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平滑,并根据道路曲率设定不同路径处的参考行驶速度,进而生成车道级的可用于跟踪的目标轨迹。利用车辆二自由度模型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轨迹跟踪,实现低速物流配送车的自主控制。在 CarSim/Prescan/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和实车平台上对提出的规划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依据最近配送点策略确定的路径,所提出的方法搜索出的路径长度平均缩短了 6.15%。所设计的轨迹跟踪控制器能确保配送试验车与目标轨迹的横向偏差在 0.25 m 以内,航向角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0.
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基坑施工情况,介绍了测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说明了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对二号线的暗挖竖井围护桩土体进行侧向变形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前发现危险,预判工程的安全,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并利用监测的结果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通过测斜技术在西安地铁二号线暗挖竖井中的具体应用,证实了测斜技术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并提出如果采用综合测量手段,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