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307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13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01.
通过桩间土和桩身两个方面分析生石灰桩的作用机理,提出生石灰桩设计的主要公式,结合工程实践介绍施工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702.
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的主要特性,阐述了电磁屏蔽原理,通过铝、铝合金、碳钢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对比试验,总结了CFRP作为车体材料时在电磁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从10×10~3~40×10~9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特性,结合电磁衰减特性曲线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03.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结合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特点和试验时的真实状况,建立桁架组合梁空间有限元模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以证明此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以及编制APDL命令流的正确性。应用编制的命令流得到另外一根不同桁架形式的桁架组合梁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考察该结构的抗震耗能性能。由滞回曲线分析可得,桁架组合梁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刚度和强度退化不明显,说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耗能能力,变形能力强,承载力较高,且其正向承载力比反向承载力高,可为实际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4.
山西吕梁地区分布大量三趾马红土。试验分析发现:1三趾马红土以黏粒和粉粒(75μm)为主,约占总含量的96%以上;主要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平均含量为61%,其次为绿泥石和蒙脱石,为弱—中等膨胀性土;2三趾马红土的骨架主要为黏、粉粒聚合而成的团粒和集粒,土体内部微孔隙、裂隙较发育,崩解性强;3三趾马红土天然状态下的体缩变化较小,强度较高,当其由天然状态变化至饱和状态时,强度下降明显,尤其是由塑性含水量状态变化至饱和状态时,强度急骤下降,其中黏聚力较内摩擦角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为强度变化中的主变量。由于三趾马红土本身的物理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该区域易发生工程地质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05.
分析了SEI方向电路技术条件、屏幕设置及电路原理。  相似文献   
706.
基于石油钻机变频器控制系统的网络冗余控制技术包括:Profibus总线网络冗余控制、远程IO控制和远程分布式控制采集。该系统能满足石油钻井平台防爆要求和钻井各种工况控制要求,极大地方便了司钻操作人员的操作,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有效地降低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707.
计量工作是铁路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介绍研制的铁路电务段计量器具台账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从计量器具入账到检定计划安排、检定计划实施及器具注销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还完成了24项计量器具台账报表的自动打印输出和近100多项计量器具台账显示的人工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708.
709.
在高性能等级(PG)温度、多应力水平和多个周期下,用重复蠕变与恢复试验(RCRT)测试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恢复反应,依此鉴别改性沥青中是否存在弹性聚合物并确定其含量。为沥青材料的性能试验提供一个标准的试验方案。将RCRT法与传统的弹性恢复试验作比较,突出RCRT的优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10.
石武客运专线石郑段地质灾害特征与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充分研究石武客运专线石郑段地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调绘、地质勘探成果,系统总结了沿线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质地基变形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对铁路客运专线的危害,结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标准高、沉降控制严格的技术特点,提出了针对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质地基变形等方面的工程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