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介绍了新型耐久性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对路面结构层内实测温度数据进行采集及分析,表明:路面结构层底温度随时间、深度均有较大变化,路面各结构层底温度随时刻变化存在不同幅度的波动性及热传递滞后性,面层温度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均与气温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75~0.995。  相似文献   
392.
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故障复杂,常常表现为多因多果。文中用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对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对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单一故障对应的可能故障原因进行判断,同时用BP神经网络对采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处理,诊断出传感器故障类型,最后,将两者结合确定出故障现象与故障原因的实际对应关系。本系统为由传感器引发的电喷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3.
IntroductionCathode ray tube (CRT) based visual displayunit(VDU) is one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per-sonal computers.Extremely low frequency(ELF,3~ 3 0 0 Hz) magnetic field interference to VDUs isexperienced in some critical environments such asin power plants,substations,and offices nearheavy current carrying conductors.In such envi-ronments,5 0 Hz power frequency and harmonic(especially3 rd harmonic) fiequency magnetic fieldsare dominative and can be significant.VDUs dis-turbed by …  相似文献   
394.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滨州路站—成山路站土压平衡式盾构隧道为实例,利用岩土工程专用软件FLAC3D进行了盾构法隧道开挖中盾构正面、侧面和下部土体中土压力的计算机模拟计算;详细计算了在盾构逐步推进过程中土压力的动态变化情况。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表明建模过程和计算方法是正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395.
为研究传感器与沥青路面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揭示传感器的感知效能及与混合料协同工作的性能演化规律,通过对融合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多重模式下的力学响应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模式和环境工况下的应变响应规律特征;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融合内置传感器的梁试件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计算,并结合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内置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工作下的交互影响行为和耐久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逐级加载和动载作用下,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感知时效性;实测应变响应受混合料黏弹性质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加载频率f愈大,滞后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愈明显;当信息采集频率f为加载频率f的120倍时,数据采集效果最佳;应变传感器在温度变化、水-热耦合及不同速率等工况下能保持稳定的应变感知功能,实测应变响应曲线符合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与传感器法兰相接触的混合料和传感器自身测力杆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梁试件发生疲劳开裂而降低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荷载反复作用下,裂缝的形成和拓展及传感器与基体材料发生滑移,造成实测应变难以反映混合料的真实形变,且感知功能呈现协同工作、感知失...  相似文献   
396.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基于智能算法的快速、无损化隧道开挖面岩体特征识别方法,为在建或在役隧道地质灾害事故下的开挖面结构面调查提供了新思路。在开挖面三维全景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SLIC超像素分割改进算法,将三维Mesh图像的基本元素——三角面(Triangle)按照颜色、空间坐标、法向量等指标进行聚类分组,以获取开挖面三维超像素;提出了基于角度差异性的结构面提取算法,对超像素进行逐一筛选,获取开挖面节理裂隙识别结果;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无监督聚类学习的多级聚类围岩结构特征融合算法,将围岩节理裂隙识别结果进行聚类,获取开挖面的优势结构面组和大型跨里程结构面组;最后,结合浙江虎溪台隧道的21组开挖面三维图像数据对所提出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识别结果与地勘资料中2个主要结构面方向的倾向误差不超过14.8°,倾角误差不超过17.8°,验证了所提出算法有效性,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隧道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为隧道开挖面的结构面三维信息识别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