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81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160篇
铁路运输   87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水平移动式接触网的应用价值,分析了水平移动式接触网的工作原理及其腕臂机构的受力情况,从理论上计算驱动腕臂转动所需力的大小,验证了水平移动式接触网的可行性,为我国发展移动式接触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2.
动车组拖车制动盘有限元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软件,采用将制动盘摩擦面的散热转化为逆向热流密度的方法,对300 km/h动车组拖车制动盘的温度场及应力场进行了瞬态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对制动盘的温度分布及变化规律、盘内热应力分布、最大热应力发生位置的走向及制动盘温升对轮轴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63.
为给京沪高速铁路CFG桩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也为了积累CFG桩相关原始数据、修编相应规范、推动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在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进行了一系列CFG桩施工工艺跟踪试验研究,建立了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得出主要结论是:混合料搅拌时间控制在60~120 s,宜采用90 s;坍落度控制在170~200 mm,在2 h内坍落度损失约为35 mm,建议2 h后进行坍落度试验;钻进速度宜为2.5~3.0 m/min,灌注提管速度宜为2.2~3.0 m/min;灌入量和充盈系数与地层密切相关,充盈系数范围在1.06~1.18,平均为1.13;CFG桩设计桩顶高程之上预留高度为35~40 cm,清土和截桩时间不少于14 d龄期;14 d CFG桩的抗压强度已不小于设计值的70%,且低应变检测效果良好,建议低应变检测时间为CFG桩成桩后14 d以上.  相似文献   
564.
通过自行研制的现场静力柔性载荷试验设备模拟不同刚度的基础,对不同基础刚度下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及桩间土的荷载分担特性、荷载发挥系数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上部基础刚度越大,复合地基桩分担荷载越多、荷栽发挥系数越大,而桩间土荷载分担的越少、荷载发挥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565.
研究目的:为研究列车循环荷载下的路基变形特性,找出路基中土的动力特性.本文首先介绍了胶新线试验段的基本情况,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路基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给出了路基计算模型与路基土本构方程.进而通过研究列车动荷载下的路基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特性,得到路基动应力衰减曲线.研究结论:(1)实际中应变波是在有限深度内传播的,一般在路基面以下5 m弹性变形很小.弹性动应变所占比例很小,不足0.06%,而且随着深度逐渐减小,所以弹性动应变对松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贡献很小;(2)在动载试验150万次后,测得路基的塑性变形值为: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塑性变形为27.35 mm,松软土地基塑性变形为2.67 mm.动荷载对工后沉降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路基基床部分,工后沉降在列车运行1年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66.
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性能,但也使汽车的故障诊断变得复杂起来,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的开发应用.给汽车使用维修人员在汽车运行时及时发现故障和汽车修理时的查询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567.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性、抗冲击韧性和耐疲劳极限,对于以承受车轮荷载疲劳和冲击作用为主的路面和桥面结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是一种良好的结构形式,并已经编入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中。本文按该规范的规定,对路用钢纤维的材料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便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切实领会和掌握有关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铺筑等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保障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68.
氯盐环境下非承载力因素对受弯构件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尚传 《公路》2003,(9):12-17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力的衰减,主要是由于钢筋腐蚀造成的,在考虑抗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的可靠性下降。在氯盐环境下导致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氯离子侵蚀,本文通过试验确定了水灰比与氯离子扩散系数之间的统计关系,在此基础上以浪溅区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为例,分析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水灰比、设计基准期等与耐久性有关的非承载力因素对设计基准期内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9.
赵尚传  傅智 《公路》2002,(11):1-5
对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的掺量与强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路面中使用的钢纤维抗拉强度应不小于600MPa。对钢纤维混凝土纵向假缝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讨论,认为纵向假缝可以取消拉杆;对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横向假缩缝的传力杆设置和分缝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钢纤维掺量为0.6%-1.0%,路面板长设计为7-12m时,可采用隔2道缩缝传力杆并加深2/5板厚切缝;中间2道缩缝可不设传力杆,并浅切缝,深度1/5板厚。  相似文献   
570.
1帕萨特B5车遥控钥匙功能匹配方法如果在操控遥控钥匙时不能打开汽车,则可能是摇控钥匙的编码和汽车内遥控控制单元内的编码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在遥控有效范围之外经常操作遥控钥匙的发射按钮,或是电池缺电的原因导致的。此时必须对遥控钥匙进行重新同步,同步过程不可超过1 min。有2种方法可对遥控钥匙进行同步,具体方法如下。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