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213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岩体边坡最优锚固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岩体边坡锚固是岩体力学及岩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方向的内容。在沿着锚杆布设方向岩体变形量量大的总体目标下,视岩体为离散介质,建立并推导出了岩体锚固变形方程,据此求了岩体锚固的优化方向。本文方法在岩体边坡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应用新构造应力场分析的Scheidegger法 ,对凉山境内三个典型地区 (金河与河西区、平川地区、西昌东部区 )的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分析 .得出此三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角分别为 2 94°、 92 5°、 336°.基于对三区公路展步的统计 ,与新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者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 .新构造应力场控制着公路水毁的宏观格局  相似文献   
33.
岩体边坡锚固是岩体力学及岩体工程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沿着铺杆布设方向岩体变形量最大的总体目标下,视岩体为离散介质.建立并推导了岩体锚固变形方程,据此求出了岩体锚固的优化方向,此方向的确定.使岩体边坡的加固治理摆脱了主观盲目性和随机性.本文方法在岩体边坡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渗流力学是岩土力学重要的学科分支,尤其对边坡的安全与稳定通常具有控制性作用.作者基于大量资料分析,将边坡渗流研究现状概括为渗流分析模型、渗流计算、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渗流自由面以及渗透系数分析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每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及基本思路;并以三峡库岸边坡为例论述了边坡渗流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梗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洪凯  马康  马永泰  唐红梅 《公路》2005,(11):136-141
泥石流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病害。简述了《公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指南》(简称《指南》)的编写背景及依据,慨述了《指南》的主要技术框架以及《指南》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为公路建设及养护等相关技术规范的修改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6.
陡崖是山丘地区常见的地貌景观,是危岩灾害孕发的起源地.以三峡库区万州区太白岩陡崖为例,笔者运用危岩发育链式机理探讨了陡崖的形成过程,指出陡崖是危岩链式发育的必然结果.得到了危岩主控结构面连通率与弹性模量及危岩体损伤度之间的相关参数,运用岩石蠕变时效本构关系建立了危岩微观链蠕变稳定时间计算式,初步建立了陡崖长期稳定性预测方法.初步得到了太白岩陡崖微观链稳定时间在891~15904年之间,在8万年内将会有危岩体逐渐发育的结论.  相似文献   
37.
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位于泥石流沟岸的公路里程累计800km左右。沟岸冲蚀是公路泥石流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是泥石流冲蚀能、岸坡抗蚀能耦合作用的表像。应用地貌学方法将泥石流沟岸冲蚀演绎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冲蚀槽形成阶段、泥石流顶托底部拉裂阶段、自重顶部拉裂变形阶段和坍塌阶段.核心是悬岸的产生及失稳。大量调查发现,沟岸坍塌失稳均主要发生在泥石流暴发期间.其主要原因是泥石流对岸坡的冲蚀作用使得岸坡产生纵向振动,增加荷载效应。减小了悬岸岩土体的刚度。进而诱发了悬岸体的坍塌。运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悬臂体系的纵向振动位移方程。据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便可求解获得泥石流振动对岸坡破坏的诱发荷载,并对护岸结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11,(9):17-23
针对川藏公路沿线的地理环境选取了公路沿线灾害体、暴雨、年均降雨量、路基位置、岩性条件、地貌类型、地震烈度、年均温度、植被覆盖率、地质构造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系统法赋值,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据此提出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了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数据库....  相似文献   
39.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公路洪灾的复杂性、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采用熵权法对公路洪灾各危险性指标赋权,构造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熵权使权重由主观判断转为由各指标数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将客观权重和专家给出的主观权重综合度量得到评价结果。经过在重庆境内渝黔高速公路洪灾危险性评价实际案例中运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能准确反映公路洪灾危险性程度,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危岩崩塌是一种全球泛生型重大地质灾害,其应急加固技术是危岩崩塌应急减灾的关键环节。研发了一种新型锚杆(自锚型应急锚杆),详细阐述了自锚型应急锚杆的结构组成和使用方法;建立了自锚型应急锚杆和锚杆螺栓的抗剪强度计算方法,获得了治理危岩所需锚杆数量的计算式。研究成果为应急治理危岩崩塌灾害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并可推广应用于房屋结构及桥梁结构的应急加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