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21.
以某轿车发动机罩为例,运用逆向工程技术快速重构了轿车发动机罩的三维曲面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点成型工艺进行了缩小模型的成型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压制成型后的轿车发动机罩最大增厚与最大减薄均分布在边缘处,对零件的成型质量无影响;板料目标成型区域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表面无明显压痕和起皱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22.
分析探讨LNG运输加注船的作业安全影响因素,设计面向LNG运输加注船的智能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应用船舶智能化技术,采用数据、视频等感知手段并进行信息融合,建立作业管理模型,提供安全管理的辅助决策输出,提升LNG加注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3.
桥墩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阐述了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发展与变化特点,并提出了防止水化热温度梯度而导致的墩身早期开裂的有效工程措施,为以后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菜园坝大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是钢箱系杆拱、桁梁的组合结构拱桥,其施工阶段的刚度与使用阶段相比要小得多。为避免抖振引起的施工安全问题,在利用线性滤波器中的AR模型进行了三维脉动风场模拟的基础上采用时域分析法对各施工工况下的抖振响应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可直接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也可为今后该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文章主要介绍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及施工操作的注意事项,预应力张拉是预制梁的主要环节,为了保证张拉后预制梁有足够的起拱高度,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证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并采用双控原则,还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26.
夏季钢箱梁表面的铺装层温度可达60℃,沥青混凝土的蠕变成为突出问题,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车辙。通过在沥青铺装层表面灌入保水砂浆和洒水的方法,可降低铺装层的温度。试验共设计制作3个试块,其中在1个试块表面灌入保水砂浆,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普通桥面铺装、带保水砂浆的桥面铺装在不同洒水量下的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试块的保水效果较差,洒水50 mL后温度降低了4. 5℃,温度回升到洒水前的温度所需时间为50 min;普通试块温度达到60℃用时90 min,而保水试块用时171 min;对于保水试块,洒水量为100 mL时,温度降低了7℃。  相似文献   
27.
28.
为有效评估地铁车站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文章建立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地铁车站拥挤踩踏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评价指标;其次,利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研究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利用离差最大化模型对地铁车站实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得到各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差最大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对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及评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以快速部署网络系统的组成为核心,围绕着系统并行处理过程、快速部署网络的拓扑结构展开讨论,并对数据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重点阐述,根据实验室仿真环境和工程现场环境进行测试,给出该系统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具备的适合复杂检测环境的创新特性:灵活的局部网络混合结构可快速匹配现场环境,以中继桥接模式排解节点网络通道屏障,迅捷延展传输距离,为整体系统构建成高效稳健的局部网络子系统。  相似文献   
30.
南京孟北治理区在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边坡近坡顶位置出现多条裂缝,有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隐患。为确保安全,针对这些裂缝进行监测,在CORS网络条件下全面监测滑坡体的变形量、变形方向及发展趋势。根据裂缝的变形规律,结合治理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方法。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