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为降低不正常航班给航空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个以加权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考虑 多个影响因素的不正常航班飞机计划恢复模型。模型目标函数考虑的因素包括航班延误与取消、飞机维护以及航班运行过程中与飞机和机场相关的各项改变,并且在约束条件中考虑了过站时间 等因素。针对所提出的模型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基于大规模航班数据设计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适用于求解所提出的模型;通过对模型求解可以得到合理的 飞机计划恢复方案;除机场关闭之外,飞机维护任务、过站时间等因素对于航班的执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飞机计划恢复问题中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算例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 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2.
雅万高速铁路(雅加达—万隆)地处热带雨林地区,土质为火山灰堆积层。针对雅万高速铁路2号隧道施工时出现洞内沉降、地表塌陷等问题,参考类似工程提出钢管桩牛腿加固技术。通过室内压缩固结试验、直剪试验得出火山灰堆积层黏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钢管桩不同桩心距、桩径、入岩深度下地表和隧道各关键部位的位移。结果表明:桩心距、桩径越小,钢管桩对隧道和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越好;增加入岩深度有利于控制隧道拱顶竖向位移,入岩深度15 m时地表竖向位移最小。从减小隧道和地层变形、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建议桩径取500 mm,桩心距取2倍钢管桩直径,入岩深度取15 m。  相似文献   
303.
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电堆阳极氢气出口水气分离的迫切需求,针对常用水气分离装置占用空间大、水气分离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折流分离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箱式双挡板水气分离设计方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和有限元建模仿真方法,结合60 kW燃料电池系统氢气再循环实际工作条件,仿真分析了水气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研究了进口和出口直径、前后双挡板长度、与内侧壁距离、倾角、圆弧半径及角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确定了箱式双挡板水气分离装置的最佳结构参数,实现了分离效率的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04.
为了解决窄体车辆过弯易侧翻的问题,研究一种采用转向和侧倾并联机构的窄体侧倾车辆,通过控制车辆在转弯时主动向弯道内侧倾斜的程度,提高车辆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针对车辆在转向和侧倾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响应不同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对采用转向和侧倾并联机构的窄体侧倾车辆进行结构原理分析,并建立转向轮模型和车辆3自由度模型。然后,对侧倾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在线辨识,通过模糊控制得到因悬架阻尼力作用引起的侧倾响应时滞量,并对转向动作进行相应延时,从而实现转向与侧倾的同步控制;同时,分别确立期望的前轮转向角和整车侧倾角,通过PID控制使实际转向角和侧倾角跟踪期望值。最后,分别基于MATLAB/Simulink和试制的窄体侧倾样车进行仿真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窄体侧倾车辆的悬架阻尼力导致侧倾动作的响应时间明显大于转向动作的响应时间,从而导致车辆的转向和侧倾不能实现同步控制;单移线和S弯转向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改善转向和侧倾的响应不同步现象,从而将窄体侧倾车辆在转弯时的侧向加速度和侧倾作动器的峰值扭矩分别减小67.9%以上和48.4%以上,有效防止了窄体车辆转向时...  相似文献   
305.
为提升车门动态关闭疲劳损伤计算精度,基于 Abaqus仿真不同压缩速率下密封条压缩载荷-压缩量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密封条动态压缩曲线非线性函数关键参数;在车门动态关闭瞬态响应分析模型中运用密封条动态压缩载荷-变形函数;设计车门开闭耐久试验对标验证锁点力值和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密封条动态压缩载荷函数曲线仿真的锁扣载荷瞬态响应与试验测试力值偏差小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车门动态关闭疲劳仿真预测结果与耐久试验高度吻合。密封条动态压缩阻尼效应对提升车门关闭耐久仿真精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6.
面对高速铁路日常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非正常事件扰动,如何快速疏解列车运行冲突并即时生成时刻表调整方案是列车调度指挥的关键问题。在分析列车运行冲突产生机理的基础上,首先探讨各类冲突的适用疏解策略,并建立相应的状态更新方程和适用场景约束;其次结合冲突主导性和冲突优先级的内涵解析设计树状冲突疏解机制。以全局冲突解析为基础,构建时刻表调整的双目标规划模型,采用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相融合的算法进行求解,并结合典型区间中断工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解析与求解融合模型能够充分利用运行冗余适时采取疏解策略,和实绩运行图相比,调整方案下的影响列车数降低33.3%,站车累积加权延误减少49.7%。  相似文献   
307.
中低压缩性土在我国广泛分布,是高铁路基主要的承载地层。其承载变形快速稳定的特征对高铁路基变形控制有积极意义,因此,中低压缩性土智能识别对高铁路基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速铁路路基勘察设计中中低压缩性土的快速、智能识别问题,通过大量的现场原位试验数据,择优确定了以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结果为智能判别指标,建立中低压缩性土模糊推演模式,构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网络预测模型,形成基于现场原位测试的中低压缩性土快速智能识别方法,并通过不同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和工程预测。结果表明,网络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整体上吻合度均较高,共轭梯度法相对梯度下降法计算效率明显提高,实现了中低压缩性土原位快速识别与测定,为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设计、施工、评估等环节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8.
<正>PAB气囊在碰撞过程中能够起到保护乘员头部的作用。随着2021版CNCAP的发布,对于PAB气囊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碰撞过程中,PAB气囊展开不能存在飞溅物、不能扫到假人头部、不能存在危险展开。笔者以某项目PAB气囊设计验证为基础,探究2021版CNCAP中PAB气囊设计要求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