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0年12月19日—22日,中国铁道学会铁道车辆委员会,会同北京和山东铁道学会,由眉山车辆厂在成都举办了加速货车技术进步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邀请了有关货车制造、修理工厂的总工程师、产品开发或设计处处长,论文作者代表共29个单位53人。研讨会共录用了55篇论文,并编辑成论文集。   这次研讨会提出了2个题目进行研讨。第一个题目是:货车总的发展趋势,即与货车市场密切关联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速货车和提速货车的关键部件关系,提速转向架已取得初步成功,各种车种应怎样利用这一成果,选择合适的参数,设计好各个车种的提速货车。与之相关的重载、装卸机械化等等结合这2个问题进行研讨。   研讨会取得的共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伍德荣教授   伍德荣,男,汉族,中共党员。193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1957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专业。曾先后在一汽、二汽从事产品设计工作二十多年。1981年调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晋升教授。主讲的主要本科课程有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招研方向为汽车传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开出的研究生课程有汽车动力学、汽车结构的发展与研究。   主要成果:在汽车传动系的结构设计方面有两项技术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复合式自锁差速系统”(中国专利号85101984.6)和“环叉式方向节”(中国专利号92203534.2)。其中“复合式自锁差速系统”获美国专利(美国专利号4,727,769)。   主要译著和科研论文:《万向节和传动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汽车机械构造的发展》和“复合式自锁差速系统”、“一种性能优越、价格低廉的新型等速万向节——环叉式万向节”。后两篇为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1989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证书和奖章。 周述积教授   周述积,男,汉族,中共党员。1939年出生于湖南新邵县。196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62~1984年在长沙铁道学院任教,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1984年12月调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6年1月晋升教授,曾任材料工程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学报主编。现兼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指导小组成员,十堰市高科技资询组组长,硕士生导师。   周述积教授从事高等教育近40年(包括在华中工学院工程物理系任预备教师一年),主讲课程主要有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铸造工艺学、冲压工艺学、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和研究生学位课程《钢质液态模锻》等。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和研究,金属高压相变,钢质液态模锻及其应用等。   周述积教授学术成果突出。教学成果方面:1987~1992年负责国家教改试点“厂办大学,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篇国际教学研究论文分别在第三、四和六届CMIT(现代工业培训)学术会上宣读并载论文集;自1986年至1999年编导金工电视教材《模具制造》、《粉末冶金》、《车床类机床》、《型芯制造》共9部,均由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通用,其中六部获部级优秀电教教材奖;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学》教材,1996年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主审《材料成形学》教材,2000年8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科学研究方面:点焊电极用(Al2O3+TiB2)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研究获2000年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锻模液态模锻工艺试验研究已进入生产转化试验阶段;参与银基纳米晶金刚石超微粉复合镀层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已获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2000.12)。近三年内公开发表高等教育研究和科研学术论文十二篇。代表作有:“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 for the HTI in China (中国高等工业培训工作条例)”、“模具钢质液态模锻工艺试验”、“关于十堰高科技发展问题”等。   1991年被评为中汽公司优秀教育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1998、199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东风汽车公司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5.
保证路基稳定性是使公路具有足够使用寿命的基础。本文从影响路基稳定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从设计、施工、养护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和提高路基的长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行性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和论证,为公路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公路建设前期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以及在当前加快公路建设的形势下,可行性研究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仿真工程研究中心、郑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广铁 (集团 )公司完成的“机车牵引计算及操纵示意图计算机软件”于 2 0 0 0年 1 0月 31日通过了由铁道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成果实现了在一个软件平台下进行各种内燃、电力机车牵引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准备 (机车、车辆特性数据文件编辑 ,线路断面数据文件的编辑、转换和链接 )、牵引计算、计算结果处理等机车牵引计算所需要的全过程。在速度时分计算过程中允许用户退回至已计算过的任意地点 ,改变原来的手柄级位或操作工况后接续计算 ,保存当前最新的计算结果这…  相似文献   
18.
由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学院主持研究的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秦岭特长隧道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于2000年7月28日通过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这一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创新:(1)引入岩体力学理论,首次提出大型隧道工程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特殊双场耦合理论,建立了特长隧道地下水涌水量计算的双场耦合数字模型,进行双场耦合的数值模拟,提高了隧道工程岩体裂隙水涌水量计算地精度。(2)提出了一套在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条件下,隧道裂隙岩体涌水量预测研究的工作程式,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3)应用环境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技术,系统研究了在隧道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下,解决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概念建模的问题,对指导秦岭隧道设计施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学报编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