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在推进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中,有一个与铁路机务结下30年情缘并为铁路机务信息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女企业家,她就是北京金京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瑞琴。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2.
电流互感器次边开路电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上电流互感器次边开路电压很高。但是实测数值小型低压电流互感器次边开路电压有时并不高。文中运用非线性电路和磁路原理,作出分析探讨,并得到结论。次边开路电压的高低,取决于铁芯是否饱和以及饱和程度的深浅。次边开路电压有时不高只是次边开路电压很高的例外。  相似文献   
53.
大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临渤海、东南临黄海,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大连自1899年开埠建市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大连市的城市建设起步于现在的胜利桥和港湾桥一带,历史上大连曾先后受沙俄、日本和苏联的占据,所以在不同时期受多种规划和建设风格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后,大连不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更是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加,从地域上已形成由主城区的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四区和金州区、新市区、旅顺口区等七个区所组成的带状组团城市形态,至2001年底人口为230万人。  相似文献   
54.
250km/h高速客车转向选型及动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研制高速客车转向架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50km/h高速客车转向架的结构选型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对运动稳定性、运行平稳舒适性和安全性等三方面进行了动力学性能预测,从理论上对选型的正确性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55.
大直径圆筒结构在天津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直径圆筒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工结构形式,在我国的兴起已引用港工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结合天津港大圆筒结构的应用实例,对其研究成果,工程经验以及在天津港的应用前景,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并就当前的主要难题,提出了联合攻关的建议,以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对我国铁路货车缓冲器性能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合评价了我国货车缓冲器的性能,建议逐步淘汰2,3号和MX-1型缓冲器,积极开发推广高性能货车缓冲器。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从国内外各型客车转向架中选取一组计算参数,在建立客车横向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高速客车通过曲线时的动态响应及安全性,并对转向架各悬挂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分析,以及对适应于高速客运的线路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9.
隽海民  裴玉龙 《城市交通》2012,10(5):74-77,13
定量分析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引入生态指数概念衡量各种交通方式的生态水平,借鉴各种交通方式在土地占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标方面较成熟的计算模型,选择恰当的标准化方法,将原始数据转化成生态指数定义中通用的数据格式进行计算分析.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的生态指数分别为0.26,0.24,0.18,0.15,0.12,0.02和0.03,直观地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的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 ,指出创新人才不但表现在智力方面 ,更重要的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要靠改革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靠探索创新教育途径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