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78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162篇
铁路运输   17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51.
导言压缩空气必须以经济方式获得,因在各个工业部门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源。欲使压缩空气价格合适,其首要前提是压缩机的投资费用应低,同时生产成本也应尽可能低廉。风冷活塞式压缩机能理想地符合上述二点要求。先进的压缩机制造厂一直最喜采用风冷式。现代风冷式压缩机组及工业用压缩机的研制系依据空气动力学理论,俾使冷却系统得到特别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2.
全肺灌洗治疗矽(尘)肺远期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1986年9月~1993年9月期间,共为267例各期矽(尘)肺患者施行全肺灌洗术。通过对其中可获取的部份资料进行总结、配对研究及随访观察,探讨其远期疗效。初步结果显示:全肺灌洗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缓矽肺病情的进展。且对早期矽肺施行全肺灌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3.
154.
桥梁灌注桩基础成孔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两种,在某些复杂特殊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尤其适应缺水、缺黄粘土以及地势陡峭设备无法调运地区。本文结合吉茶高速公路团结3号桥桩基人工挖孔实践,详细阐述了浅孔分段微差爆破技术在桥梁桩基人工挖孔施工中的应用,该成果可供具有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5.
针对变压器状态评估变量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以及重要性不同的特点,在基于马氏距离的传统多元统计控制图中引入加权马氏距离,设计一种基于变量加权的多元统计过程控制的变压器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关联规则方法给出的变压器关键指标变量体系利用多元控制图的波动检出能力,将变压器各类故障对应的多元实时监测数据转化为一个检验统计量,进而对变压器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电流回路过热故障的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现行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标准,该方法具有更快的故障检出速度;对于已知故障的样本数据的回顾检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6.
信息动态     
  相似文献   
157.
[目的]为了研究DDG 1000驱逐舰所采用新型舷侧泄爆结构中泄爆薄板厚度对泄爆效果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仿真方法的可靠性;然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泄爆舱室的仿真模型,分析薄板泄爆结构的泄爆原理,研究不同薄板厚度下舱室破坏及舱内载荷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函数拟合,得到比冲量和挠度随泄爆薄板厚度变化的二次函数模型。[结果]结果表明:舱室的破坏失效最先发生在薄板和舱壁的连接处,并逐渐向舱壁边角扩大,且薄板厚度越小,越容易形成泄爆口;泄爆口的形成表现为薄板整体飞出舱体;泄爆结构的存在对初始冲击波超压的影响不大,但能有效降低舱内的准静态压力和比冲量;造成防护舱壁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前期的初始冲击波和反射冲击波,而造成防护舱壁最终破坏的主要因素是长时间作用的准静态压力。[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舰船舷侧舱室等结构开展泄爆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8.
159.
为构建更具代表性的机动车行驶工况,实测采集福州地区1辆机动车共20d的真实驾驶数 据,选取14个特征参数表征运动学片段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划分运动学片段聚类,根据聚类中心的距离筛选备选片段并随机组合构建工况集合。提取11个特征参数计算构建工况的误差,选择集合中误差最小的工况作为构建工况,提出利用混合约束自编码器构建工况优化模型,并研究参数标定方法,最终将平均误差由2.97%缩小到2.39%。混合约束自编码器模型的分析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策略符合实际情况,可以有效避免随机选择带来的误差不确定性,验证了所提出行驶工况构建流程的合理性,并提升了工况预测的精确度,得到模型参数推荐值。对实现碳达峰目标下的机动车碳排放预测及排放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0.
文章介绍了铰接式动车组司机室结构设计和能量系统配置方案,并对组合吸能元件进行碰撞试验验证。根据EN 15227标准中C-I类车辆要求对车体进行碰撞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的防撞性能完全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