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正>供货商在高科技领域向整车企业发起挑战。——斯蒂芬·艾什利、林赛·布鲁克、特里·科斯特劳及凯文·约斯特一月初在拉斯维加斯开幕的2017消费电子展吸引了16万人光顾,包括科技人员、产品策划人及政策制订者。研发一项先进的交通技术的意向更多地是来自供货商而非整车厂。在汽车领域预计将有高达五亿美元的并购或合作大单飞向那  相似文献   
82.
我国正处于公路养护的高峰期,在沥青路面长寿命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考虑公路工程项目的长期性和不可撤消性,本文基于设计施工总承包(DB)模式,提出了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养护总承包(DBM)模式。主要阐述了DBM模式的定义及其关键问题,结合314国道新疆库车至阿克苏段高速公路分析了DBM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建议将预防性养护技术融入DBM模式中,这有助于解决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内资金合理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83.
通过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轴承旋转试验,比较、评价了试验后润滑脂的移动情况.指出润滑脂中基油能在轴承内自由移动,有助润滑;并说明润滑脂的移动与轴承的结构有关.因此要有效利用润滑脂,延长润滑脂使用期限,就应对轴承及储油盒结构进行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84.
螺杆泵     
随着液压装置的普及,不仅要求改善作业人员的环境,而且像电梯和船用设备这类与人们居住区域有关的场所使用液压装置的情况也多起来,所以降低噪声和振动也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为此,在设计液压装置时,噪声小,振动小则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采用液压螺杆泵的机会也增多了。螺杆泵的结构因螺杆数不同亦有很大区别。目前,单螺杆乃至五螺杆泵均能生产。各种螺杆的形状各不相同,根据它们的特性可用于不同用途。作液压装置用的高压油泵为三螺杆泵,下面介绍三螺杆泵的结构。1.三螺杆泵的结构三螺杆泵基本上是由三根啮合的螺杆和放置螺杆的衬套构成(图1)。三螺杆泵有1根主动螺杆和2根从动螺杆,主动螺杆的螺旋槽底  相似文献   
8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以Ce(IV)-罗丹明B体系测定制剂中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分析方法。方法硫酸介质中Ce(IV)与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化学发光,罗丹明B可显著增强其发光信号,且增敏效果与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注射剂中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结果阿昔洛韦在3.0×10-5g/L-7.0×10-2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6×10-5g/L;更昔洛韦在5.0×10-5g/L-7.0×10-2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35×10-5g/L。通过对质量浓度为1.0×10-3g/L的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分别进行的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8%和2.83%。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也是目前首次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更昔洛韦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6.
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已成为各国道路界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分析了国内外低温开裂研究的进展,并对温缩裂缝的形式、影响因素、温度在沥青路面中的分布规律、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87.
正文章从轻量化材料、车身结构和制造工艺3方面研究分析了汽车轻量化技术,介绍了汽车结构优化、新材料及新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介绍了高强度钢、铝合金、塑料和复合材料,以及热成型技术、辊压成型技术、差厚板技术,总结出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汽车结构优化完善、多材料一体化、零部件的轻量化。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新材料、先进的设计和工艺制造技术,能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轻量化材料一方面节约汽车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低碳环保循环利用。新材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