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88篇
综合类   114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25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结合实船设计,根据OCIMF《系泊设备指南》中的相关建议及规则,介绍FPSO的艏艉单点系泊和应急拖曳装置的布置以及选型要求.  相似文献   
82.
针对滚动轴承剥离这一典型故障,分析了剥离产生的原因,从把好新轴承质量关,改善轴承的运用环境,控制轴承的游隙,保证轴承的良好润滑,提高轴箱装置的装配质量等方面提出了防止措施,以降低检修成本,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3.
郑建  田忠殿  王平  胡举喜 《船舶工程》2020,42(S1):120-122
本文介绍了吊舱推进器功率密度高、节省舱室空间的优势,指出了推进电机温升水平直接决定了吊舱推进器性能优劣。推进电机温升主要来自绕组线圈发热、推力轴承摩擦发热和支承轴承摩擦发热,并且受试验环境影响。如何求解绕组温升、推力轴承温升、支承轴承温升与试验环境关系,关系吊舱推进器试验设计成功与否。本文从推进电机发热与试验环境热交换的耦合关系建立温升数学模型,得到推进电机和试验环境的稳定温度,为合理、科学的试验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2MW吊舱推进器动态加载试验对分析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4.
船闸底板采用分缝施工时,封缝前后结构体系发生变化,为研究此时底板内力计算方法,以某船闸闸室为例,采取不同计算方案,使用分层地基模型链杆法计算其施工期、完建期和检修期闸室底板弯矩和地基反力,并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增量法计算闸室底板内力正确;基岩上船闸中底板自重应在施工期计算,其后不需考虑;设计时还需考虑施工宽缝位置的影响,施工宽缝离船闸中轴线越远则底板负弯矩越大,可将宽缝设置在船闸中轴线处。  相似文献   
85.
介绍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测量、勘察阶段中适宜BIM设计的勘测手段及成果处理方法,阐述船闸三维建模思路,分析REVIT软件的2种协同模式,提出将船闸工程项目模型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型、采用工作集与动态链接相结合的协同方式,并给出模型的划分思路及协同方法;探索BIM模型与有限元计算软件间的数据交换方式;结合水运工程BIM标准化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大量标准族并开发了族管理器,初步形成《船闸BIM设计指南》。  相似文献   
86.
张世秀  王平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97-99,152
为提高海缆的通信保障能力,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海缆巡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数据采集、数据传送和数据中心管理三个组成部分,对巡线员和数据管理员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具体描述,并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对数据传送的前端硬件系统组成和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化监督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7.
王平  张顺芳  刘红 《船舶》2001,(5):21-25
失效途径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是复杂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由于没有考虑失效单元极限状态超曲面之间的相关性,易引起较大的计算误差。本文从分析失效单元极限状态超曲面的相互关系入手,提出了失效途径中各失效单元极限状态函数检验点新的选择准则,对一阶可靠性方法进行了改进。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失效途径疲劳失效概率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8.
小号码道岔区钢轨磨耗严重,易诱发车辆爬轨掉道,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轨道养护维修。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货运列车-6号对称道岔动态脱轨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在车体重心施加横向力和抗侧滚力矩以实现车辆爬轨脱轨,模型考虑了轴箱及斜楔等部位的非线性特性。为研究道岔钢轨磨耗对车辆动态脱轨机理的影响,对道岔钢轨廓形进行跟踪测试,将实测廓形输入到动力学软件中,对比研究标准廓形和不同磨耗程度廓形对列车动态脱轨行为的影响,揭示动态脱轨临界状态下列车在岔区的脱轨轨迹、运动姿态、脱轨系数和车轮抬升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耗程度的加剧,车辆导向轮掉道位置距尖轨尖端越近;仿真结果的车轮爬轨位置、掉道位置和脱轨轨迹与现场调研结果较为一致;车辆更容易在磨耗道岔钢轨上发生爬轨脱轨,作用在车体上的横向力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89.
苗德华  薛强  王平 《铁道建筑》2005,433(2):33-35
文章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钢轨螺栓根部圆弧半径对其根部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增大圆弧半径的方法与途径 ,为缓解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 ,改善应力分布 ,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
王平 《铁道建筑技术》2006,(Z1):140-143
阐述了在宜万铁路广成山隧道施工中采用的TSP203、地质雷达、红外探测、水平超前探孔等超前预报系统综合方法,采用该方法成功地穿越了F4、F5、F6断层施工,说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施工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