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江苏远洋运输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江苏省交通厅合资经营的国营远洋运输企业。该公司拥有18艘包括集装箱船、多用途船、杂货船在内的远洋船;开辟有南京、南通、张家港、江阴分别至香港、日本的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上海至日本、香港的杂货定期班轮航线,香港至台湾的集装箱航线,  相似文献   
42.
一、我国客车工业发展概况 1.客车企业已基本具有独立研发能力 我国客车工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改装、仿制、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阶段,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形成了高、大、中、轻、微多种型式和档次的产品格局.目前,我国客车产品不仅基本适应公路客运和道路状况的要求,而且在1987年实现出口,现在我国的客车产品已出口到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3.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环境使得地铁线路布置困难,施工风险加大,同时对施工方法和车站型式的选择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车站建设为背景,对大直径盾构扩挖修建车站的方案设计和型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大直径盾构扩挖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从总体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上相比,单洞双线侧式车站型式比单洞双线岛式车站型式更有优势;与传统车站型式相比较,经济性还需要根据试验段实施情况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风积沙地层隧道失稳变形特征和预加固控制效果,以蒙华铁路风积沙地层段为依托,通过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到风积沙的基本性质和参数,并利用数值模拟对隧道最大主应力和塑性区变化规律展开分析,然后建立模型试验对不同预加固方式在风积沙地层隧道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风积沙抗剪切能力在含水率为7%~14%时可达到极值,此时更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2)隧道失稳具有突发性,主要会经历“掌子面局部破坏—拱顶持续塌方—大体积失稳”3个基本过程; 3)未采用预加固措施的情况下,开挖面前方监测断面拱顶围岩内部位移值及变形速度最大,采用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组合加固后可分别降低81.1%和98.3%; 4)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的组合对于开挖面前方拱顶的围岩应力控制效果最好,水平旋喷桩的加固控制范围小于水平旋喷桩与钢管的组合。  相似文献   
45.
驾驶员腰部的肌肉力、关节力等负载与驾驶舒适性密切相关,但难以直接测量。本文中建立了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OpenSim联合仿真的驾驶员与座椅界面接触力和摩擦力计算求解方法,并通过人椅接触压力测试和接触界面摩擦力与腰椎关节压力仿真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和人椅界面接触负载的计算方法可有效解决行驶工况下驾驶员腰部负载的定量评估问题,对驾驶室空间布局和舒适性设计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动车组避雷器在受潮情况下的故障特征量变化,搭建了避雷器人工受潮试验平台,控制避雷器分别达到轻度受潮、中度受潮和重度受潮3种状态。试验研究了不同受潮情况下避雷器的直流伏安特性、直流参考电压、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交流电压下的泄漏电流等特征;同时设计水煮试验开展了相关测试,并与人工受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验证分析。人工受潮试验结果表明,避雷器在受潮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泄漏电流由阀片本体的泄漏电流和筒壁泄漏电流组成,并且随着电压升高,环氧筒筒壁电流将占主导分量;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U1m A在重度受潮时下降了6.8%,已经低于规程要求的5.0%;其0.75倍U1m A下的泄漏电流在轻度受潮时较正常状态增加了6倍,结合水煮试验可知,在受潮避雷器恢复干燥后,0.75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也恢复到了正常值,即该故障特征量仅在避雷器受潮时反映灵敏;避雷器阻性电流在正常情况下占全电流的10%~20%,受潮后阻性电流占比达到了正常状态下的4倍,即阻性电流对受潮故障反映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