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轮对自由横动量对2C_0机车轮缘磨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大小关系到机车曲线通过时的轮缘磨耗情况,同时对钢轨的磨损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章对机车运用中轮对自由横动量对轮缘磨耗的影响作简要论述,并在建立了两种2C0径向转向架机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小半径曲线上的仿真计算,分析了轮对自由横动量的变化对机车曲线通过时与轮缘磨耗有关的指标值(主要包括外轮导向力、摇头角以及轮缘磨耗)的影响。得出合理的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可以延长轮对的使用寿命的结论,为轮对自由横动量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提高VLCC侧向抗撞能力的一种新式双壳结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防止油舱泄漏、保护海洋环境的角度来看,改进超大型油轮(VLCC)双壳舷侧结构的耐接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研究标准VLCC双壳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耐撞结构NOHASⅡ的设计思想,并结合轴压下薄壁圆管的动态渐进屈曲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壳设计概念--CCT。将CCT设计概念应用于299 500DWT标准VLCC。通过仿真计算和比较研究。CCT被证明是一种更加先进的设计概念,与现有的舷侧双壳结构设计相比,不仅具有最大的耐撞力,而且具有最好的耐撞性能。对VLCC而言,CCT型舷侧双壳结构是一种实用可行的防撞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53.
讨论了舰船材料疲劳统计分析中的贝叶斯方法,将疲劳模型中的未知参数作为随机变量处理,利用贝叶斯定理求出参数的后验分布密度,然后建立不同存活率下的贝叶斯疲劳曲线的求解方程;最后再编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贝叶斯方法既考虑了统计上的不确定性,又合理解决了疲劳试验数据中的越出问题。  相似文献   
54.
海洋平台易发生油气泄露引发爆炸事故,进而造成结构损伤、设备损毁以及人员伤亡事故。生活楼是海洋平台上作业人员的生活区及极端环境下的避难场所,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油气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问题。本文以某海洋平台生活楼板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自由度理论研究求解结构等效单自由度系统在油气爆炸载荷下的结构响应解析式,并绘制响应曲线。通过与数值仿真分析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海洋平台结构抗爆设计。  相似文献   
55.
56.
随着我国铁路五次大提速的进行,列车的运行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导致部分提速机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的恶化。而在某些速度下,机车的横向振动问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了机车运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铁路继续提速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机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SS9型机车在线路试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一系横向定位刚度不足是导致机车横向振动剧烈的主要原因。现车所采用的轴箱拉杆不能提供机车提速运行时所必需的横向定位刚度值,对轴箱拉杆进行改进后,机车的非线性稳定性得到提高,直线运行的轮轴横向力和平稳性得到很大改善,并通过线路试验得到验证。同时,由于轮轨动态作用大为改善,对机车长期运用中保持良好稳定的动力学性能、提高悬挂部件的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磁悬浮车辆基本结构的分析,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低速常导磁吸式(EMS)磁悬浮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相邻车体间横向减振器对磁悬浮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并得到了加装邻车减振器可以明显改善磁悬浮列车横向动力学性能的结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8.
含裂纹修理切口T型节点的切口底部易于产生疲劳损伤,因而需要对该处新萌生的表面裂纹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以评判下次检修的时间.本文采用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方法,对弯曲载荷作用下于修理切口底部产生的表面裂纹最深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类型节点,在相同裂纹深度下,裂纹底部的应力强度因子随着a/c的减小而增大.进而,根据修理切口的不同形状,给出了一组具有一定工程适用范围的回归公式.根据基于线弹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出的经验公式,对含修理切口T型节点切口底部萌生的表面裂纹扩展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裂纹深长比下,裂纹深长增量比随裂纹深度的变化曲线.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采用船用普通钢制备的试件,对切口底部萌生的表面裂纹进行试验研究,描述了在交变弯曲载荷作用下裂纹形貌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数据点与计算曲线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验证了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的拟合公式的精度.  相似文献   
59.
我国200 km/h客运机车的动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牵引18~20节客车、速度200 km/h的运营条件,确定6、8轴机车所需功率。从列车的剩余加速度、启坡能力、加速时间和距离方面对6、8轴机车牵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比较。6轴和8轴机车均能满足我国200 km/h提速的需要,其牵引性能相当。在节能、机车制造、购置、运营和维护等方面,6轴机车优于8轴机车。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海冰消融速度加快,北极航道的全面开通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环境恶劣,即使在夏季浮冰和冰山也广泛存在,对极地船舶结构安全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船-冰碰撞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海冰材料复杂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目前对海冰以及冰载荷的研究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其中对其本构关系的合理准确描述一直是影响相关问题计算分析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国内外海冰实验数据,考虑温度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多曲面屈服准则的海冰材料本构模型,通过二次开发编写材料本构子程序并嵌入有限元软件LS-DYNA材料模型中。以此为基础,建立典型工况船-冰碰撞场景,分析了船体结构与冰体结构的损伤变形特点。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极地船舶的结构设计制造与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