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54篇
铁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1.
薛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1):182-185,198
随着地下建设空间的进一步利用,地下连续墙应用范围不断向下拓展。目前,地下连续墙已经作为永久受力结构应用于建、构筑物主体结构中。基于上海远方相关地下连续墙锚碇基坑实践,对地下连续墙作永久受力结构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针对框架式地下连续墙、桩-墙咬合式地下连续墙、圆形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作永久受力了的地下连续墙结构通常较为特殊,部分为特殊结构形式,部分包含特殊接头形式,在目前的施工技术下是可以实现地下连续墙作永久受力结构的。用集约高效,推进城市功能复合。创建“就近职住、 功能复合”的现代城市,在规划及设计中进行街道一体化设计。  相似文献   
312.
成渝中线高速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为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CR450科技创新工程,依托成渝中线高速铁路的建设,开展我国时速400 km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更高速度标准的综合试验验证,系统优化完善我国既有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基础理论及规范标准,全面构建时速400 km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成果不仅可助推我国高速铁路装备升级和高速铁路成套建造技术创新发展,还能指导我国的既有高速铁路网进一步提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13.
为了验证汽车转向系统功能安全需求已经被关联控制器正确实现,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实车的转向系统故障测试方法,注入的故障类型是Torque sensor故障注入。本文通过研究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安全设计需求,包括汽车转向系统功能安全目标,HARA分析,功能安全概念等,提取出故障注入的典型测试验证场景。基于设计的故障注入场景,需进行实车的改制,包括方向盘的改制,以及BOB盒等安装。实车注入故障后,为了验证整车的功能安全目标达成,给出了一套评判的标准,研究转向系统故障注入后,可在FTTI时间内进入功能安全目标状态,并且实车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314.
为了研究填充沟隔振的隔振效果,本文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填充沟宽度、深度、填充物种类对近场填充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成果表明:填充沟对沟后一定距离土体的隔振效果显著,填充沟沟后土体振幅衰减率的范围在55. 07%-78. 57%之间;对填充沟隔振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充沟深度、填充物材料、填充沟宽度;填充沟宽度变化对填充沟的隔振效果影响不显著,填充沟深度越深对沟后土体隔振作用越显著,空沟隔振效果要优于橡胶颗粒填充沟和砂土填充沟;本试验选出的最优方案为填充沟宽度50mm、深度400mm,无填充物。  相似文献   
315.
通过引入动态面控制思想对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改造,设计一种动态面自抗扰控制器,并将其用于海洋平台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问题上.动态面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扰动估计能力,动态面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动态面自抗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对扰动的估计能力明显提升,系统的抗扰能力与鲁棒性得到增强,同时其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响应特性,进而提高了海洋平台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16.
文章首先对管片上浮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盾构隧道施工阶段上浮计算模型荷载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其次指出了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直接运用于盾构隧道上浮阶段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即弹性支撑法计算得到管片底部向下位移,与实际上浮阶段管片隆起不符,而修正惯用法又不能考虑拱顶上覆土体反向压缩特性;最后,基于弹性支撑法并利用修正惯用法思想提出了能规避上述两个问题的反转抗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模型与施工阶段管片上浮变形特征吻合度高,施工阶段管片上浮状态下弯矩、轴力和剪力最值较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获得的结果分别增加68%、21%和51%以及34%、69%和22%,说明按本文推荐计算模型进行上浮管片设计可避免实际工程配筋不足造成的管片破损、开裂或渗漏。其结论可为盾构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17.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无人叉车和AGV在工业生产、物流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扩大激光导航AGV叉车的应用场景,分析了一种将反光板激光导航方式应用于AGV叉车的研发情况。车体集成了基于STM32F407的控制板,通过CAN总线和RS232/485串口通信,集成底盘控制系统、叉臂液压系统、激光导航定位系统、避障雷达系统,研制了室内反光板激光导航AGV叉车。激光导航定位系统结合实际场景的使用要求来布置反光板,采用三角定位原理,通过激光传感器采集反光板以确定自身定位,建立了电子地图,并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在电子地图中AGV叉车实时位置的更新,叉臂液压系统采用拉升编码器,通过STM32的RS485串口通信,实现了AGV叉车叉臂的升降的实时控制;避障雷达采用兴颂激光雷达,通过STM32的RS485串口通信,结合场景需求调整避障范围,实现了AGV叉车行走安全避障功能。  相似文献   
318.
广州一座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中区域腹板上部近承托处存在纵向裂缝,且局部开裂伴有碎边现象。本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腹板开裂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大腹板截面、增设预应力碳板和跨中横隔梁的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原桥在不考虑桥面铺装参与结构受力的条件下,车辆荷载局部轮载将会使得T梁跨中区域腹板顶部出现较大的竖向拉应力,与纵向裂缝的位置较为一致;加固后,T梁承载能力富余度增加,梁体下缘拉应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T梁腹板局部承载能力及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19.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占比较高,随运营年限增加,部分高速铁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舒适运营,应加强高速铁路桥梁病害检测。通过列举不同国家高速铁路桥梁安全性、舒适性控制指标,结合工程实践,归纳了中国运营高速铁路桥梁的典型病害类型。从高速铁路桥梁的性能要求及桥梁病害现状分析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的检测及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运营期高速铁路桥梁检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20.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对绞吸挖泥船的要求不断提升,绞吸挖泥船正在向总装机功率超大型化、强挖掘能力、高疏浚性能、智能自动化、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舶首尾方向、船型、主尺度、动力配置、疏浚设备配置、船舶主要功能和总布置等设计要点进行论证分析,形成了超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和设计方案,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