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02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真空击密法在兴华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HVDM(即高真空击密法)加固处理兴华港区二期工程堆场道路软土地基的设计、施工概况,并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2.
现代制造技术具有系统化、一体化和科学化的特点,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我国现阶段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艺技术相结合,新的工艺、设备与技术逐步完善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3.
采用ANSYS进行波形钢板结构内力分析时,D-P模型是ANSYS中唯一一个能够进行土体分析的本构模型。文中基于D-P模型中的各个参数与土体线弹性模型,对波形钢板结构物的土压力计算进行探索,总结了土体参数变化对波形钢板结构内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对比现有土压力计算公式,总结了各种方法的计算值对土压力的影响大小,为波形钢板结构土压力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4.
符锌砂  赵赛先 《公路工程》2008,33(1):106-109,121
道路与地形整体模型的构建是实现道路三维可视化的关键。论文基于在约束delaunay三角网中插入点和约束边的理论,提出一种道路设计面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其与地形表面模型融为一体的整体模型构建方法,使得道路设计面模型和地表模型不仅表面上是整合在一起的,并且其内部关系也是统一的。对其原理、方法及程序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5.
正确判别交通运行状态是交通运营管理的理论依据。以高速公路交通状态判别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交通流三参数(流量、速度、占有率)的基础上,应用模糊C均值(FCM)与二分K均值结合算法对交通运行状态进行判别。首先,对交通数据集分布特征及交通运行状态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以V05~V85为最小欧氏距离判别的数据范围。其次,为解决算法收敛较慢及任意初始化质心对聚类结果的不良影响,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了改进,将运行二分K均值算法的聚类结果矩阵作为FCM的初始聚类中心。经检验,改进的FCM可以有效减少算法迭代次数,得到的目标路段交通状态判别矩阵能较精准地划分高速公路不同的交通状态。  相似文献   
96.
代韶华 《水运工程》2007,(11):150-153
介绍武钢工业港1^#、2^#码头改造工程钢管桩穿透9m厚抛石层的设计施工技术对策及成功经验,可为长江中上游类似厚抛石护岸边坡地区码头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期望运行速度的大小对理论运行车速的预测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根据汽车的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市场占有率确定货车期望运行速度的方法,说明了货车性能保证分位数确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8.
介绍防城港钢铁项目专用码头工程设计研究过程中,结合工程自身条件和项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总平面布置、水工结构、装卸工艺等所进行的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99.
文章介绍了引黄工程联浇以后的TBM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波纹钢管加固不同破损程度混凝土管涵的力学性能及机理,采用室内两点加载试验,对波纹钢管加固的未破坏、部分破坏和完全破坏的混凝土管涵进行研究,获得加固管的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基于破坏特征和截面应变分布假设加固系统为套管体系(Ⅱ类管),根据变形协调条件推导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并论述套管体系中各个管体的荷载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波纹钢管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混凝土管涵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加固后的复合管为套管体系,荷载分配依据各个管体的环刚度大小,加固管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0%;只要待加固的混凝土管涵未完全破坏,波纹钢管对钢筋混凝土管的加固效果相近,即部分破坏与未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采用波纹钢管加固后的承载能力相近,而完全破坏的钢筋混凝土管涵加固后的承载力较低;填充层不仅起到黏结作用,而且在荷载分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钢筋混凝土管涵从未破坏到完全破坏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迅速增加(由30%增至80%),而波纹钢管分担的载荷仅略有增加(由7%增至18%);当填充层的刚度从0增加到35 000 MPa时,填充层所分担的荷载从0增加到58%,钢筋混凝土管涵分担的荷载从69%下降到29%,波纹钢管分担的荷载由31%下降到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