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25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根据饱和非饱和流固两相耦合的理论和利用显式有限差分技术,研究考虑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边坡,水头差形成渗透力影响下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差分强度折减分析法。将此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镇胜公路K90段典型路基边坡滑坡工程,进行地下水入渗侵蚀路基岩土体施加渗透力造成路基边坡失稳下滑的分析,研究了流经路基纵断面不同水头差工况下的路基边坡变形和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考虑地下水入渗施加渗透力作用,路基边坡稳性明显下降,得出不同水头差Δh时的稳定系数和抗滑桩结构体上相应的弯矩,具有简单线性关系;研究了抗滑桩、路基采用土工格栅等加固措施后的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些加固措施对边坡的稳定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在极不利水头差情况下的边坡稳定情况,得出此种情况下,边坡仍有富裕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2.
结合工程实例,查明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各种工况下岸坡的稳定性;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各种工况下岸坡的位移;最后综合研究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若主塔设在K159+268、K159+278、K159+288、K159+298 m位置,其岸坡稳定性均符合抵母河岸坡安全控制标准;K159+268、K159+298 rn位置岸坡变形在65 mm以内.K159+268 m临近溶蚀裂隙,主塔位置由K159+268m前移至K159+2688 m基本合适.  相似文献   
23.
以某锅炉厂原有10 kV高压固体蓄热电锅炉为研究对象,以典型的供热运行工况为基础,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锅炉在蓄放热过程中,蓄热体组内部温度的不一致性非常严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锅炉运行过程中电加热丝烧断的原因,首次提出了热压作用在蓄热锅炉设计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
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包括电池、驱动电机、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多个关键部件。各部件效率特性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要实现系统整体效率最优,需要辨明影响系统效率的控制参数,并对系统整体效率最优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以装备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的PHEV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系统各关键部件的效率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各关键部件效率模型,明确各部件效率与控制参数、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下动力传递路径中不同部件的效率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推导出系统燃油消耗量与动力系统各状态参数、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分析结果,选取车辆需求功率及车速为状态参数,变速器速比及发动机转矩为控制参数,以系统燃油消耗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定义。根据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基于模拟退火的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获取系统燃油消耗率最小时变速器目标速比和发动机目标转矩随状态参数的变化关系。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对所述优化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并搭建混合动力试验台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无级变速器效率对系统整体效率影响较大,采用优化控制规律使发动机效率有所降低,但无级变速器效率升高更大,系统整体效率升高;在功率需求一定的循环工况下,优化控制算法比传统上仅以发动机效率最高为目标的控制算法节油1%~2%。  相似文献   
25.
依托保宜高速车峰坪大型碎石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根据现场情况及勘察结果分析斜坡的稳定性,研究开挖后边坡的失稳破坏机理。采用实际位移监测,同时对比Slide数值模拟计算加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了解斜坡的稳定状态,为后续斜坡治理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施工开挖是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集中降雨是斜坡失稳的诱导性因素,二者叠加作用使得斜坡失稳,采用抗滑桩加固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6.
正1我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和现状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快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注重检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和培训工程。其中还明确指出了以竞赛提高教学水平、以实践引领职业教育改革,使学校和生产企业结合,提升学生未  相似文献   
2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温度监测是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试研究。首先阐述BOTDA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测温基本原理;然后介绍温度测试系统;最后结合工程实例,研究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光纤铺设、光纤保护、测试及成果分析,同时采用点式温度传感器测试光缆部分位置的温度,采用精密温度计测试环境温度,并与光缆测试温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分布式温度精确测试。  相似文献   
28.
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涂层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长输管道内壁采用覆盖层不仅可以减少管道的内壁腐蚀,而且可以降低管道内壁粗糙度,减少输气时的摩阻,提高输气量,减少清管次数,减少中间加压站,有效地降低压缩机功耗,提高经济性.文中分析了采用天然气管道内涂层技术的必要性和优点以及内涂层的涂覆工艺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9.
30.
针对固体蓄热电锅炉放热过程存在的蓄热体组温降不一致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公司生产的240 kW固体蓄热电加热锅炉的配风箱进行了改进,并采用反映各散热风道均匀性的CU值对改进前后配风箱出口流量的均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结构形式极不规则的配风箱,采用设置导流板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多通道循环风量的一致性,改进后的配风箱出口流量的CU值较改造前提高了66%。将改进后的配风箱安装在固体蓄热电加热锅炉进行了蓄热体组温度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蓄热锅炉放热过程中,蓄热体组的温降一致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