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4篇
公路运输   282篇
综合类   146篇
水路运输   218篇
铁路运输   191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汽车文化若干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汽车诞生以来,汽车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汽车业的日益发展而不断丰富。什么是汽车文化,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和表现形式,在人类逐步进入“汽车社会”的今天,如何去创建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2.
肖广智 《隧道建设》2018,38(7):1087-1094
针对隧道施工中对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致使隧道开挖分部较多、工效低以及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等问题,通过对煤矿行业主动控制变形、国内外主动控制变形技术进行调研和部分铁路隧道施工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在隧道施工中主动控制围岩变形,可充分发挥、调动围岩的自承载作用;采用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技术,可实现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快速施工,解决超大断面设计施工技术难题,有效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避免大变形的发生; 锚杆、锚索以及注浆加固地层等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配置大型机械设备,掌握成套施工工艺,确保锚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94.
关于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型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的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得出了一些体会,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5.
短肢剪力端小高层住宅或别墅因为房型舒适、布局合理、售价适中受到用户的欢迎和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因而,近年来其在住宅建筑发计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作为一种结构类型,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共性,本文从分析角度出发,论述在小高层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的布置,计算及构造处理。  相似文献   
96.
云南省地质条件复杂,公路工程病害频繁发生,引发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山体开裂等地质病害。为提高公路的安全性,降低成本,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地质病害诊治技术。TSP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地震CT地质病害诊断技术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电磁无损检测钢轨踏面硬度中,检测信号对提离效应极其敏感,所以必须对提高效应加以抑制。本文针对电磁法铁磁材料硬度无损检测中的提离效应问题,提出了利用阻抗法,根据差动探头散射阻抗解析模型,对阻抗平面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进行处理,从而抑制提高效应,提高阻抗法进行铁磁材料检测的精度,并建立了用于钢轨踏面度无损检测的电磁场数学模型,实现了钢轨踏面硬度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高速铁路轨道的铺设长度、国外和国内铺设焊接轨的方法,即枕轨分铺、轨排铺设和分段换轨等法.对国外常用的TGV法、PlasserSVM-1000法、PlasserPKI20ES法、FairmontTamper法、ICE法及英吉利海峡隧道出口端的铺轨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地质素描、岩体质量指标Q值计算和喷锚支护设计的依据、程序和方法等的论述,使我们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这种方法的先进性,局限性和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0.
肖生发 《世界汽车》2001,(10):15-17
球笼式等角速万向节于20世纪30年代发明,由此推动了前轮驱动轿车的发展.但因制造水平不高,影响了球笼式等角速万向节的使用可靠性,从而使前轮驱动轿车的发展受到制约.时隔30年后,球笼式等角速万向节的专用加工生产线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确保了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等级.与其它类型等角速万向节相比,球笼式等角速万向节性能优良,被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进而促进了前轮驱动轿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