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整车企业有着极强的依赖性。面对入世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全面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入世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
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在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浪潮之后,形成了今天"6+3"格局.预测未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进一步重组,全球汽车工业将形成"6(整车)+16(系统总成供应商)"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43.
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体化创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开发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汽车市场成熟度低,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政府监督机制失调、力度不够;研发投入不足,投资过于分散;人才缺乏等。因此,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的一体化互动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44.
由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调控不到位,才出现了今天混乱的市场结构。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为求生存而采取的各种合法的经济行为都是合理的。我们在期望企业改善经营、加强创新的同时,更要呼呈国家重新审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实施国家大战略。  相似文献   
45.
我国加入WTO后要面对高科技,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应采取“三重联动”创新对策,即通过“市场与技术的联动”,“跨国产学研的联动”及“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联动”,来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与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在科技上进行更广泛,深入和有效地合作,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汽车工业尽快融入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4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产业的全球性联合重组步伐明显加快.各个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战略互补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在追求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驱使下,世界汽车企业间的兼并浪潮风起云涌,汽车跨国联盟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47.
发展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模式的类型 世界汽车工业的总体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三类:纯进口消费型发展模式、产业依附型发展模式和产业主导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8.
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有3种,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依据不同的能力、条件、需要和各目的政策会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借鉴世界各主要生产国成功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9.
汽车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汽车保险的现状及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费率管理体系改革。同时还论述了改革对费率体系、保险产品、监管方式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2004年,中国的汽车生产总量已经突破500万辆,汽车产业总产值9463.2亿元,占全国G D P的比重为1.6%,全年出口同比增长197.7%。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正在凸显。但作为传统资源消耗型的机械制造业,在全球资源空前紧张,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