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9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引用六十年代后期建造的人防工事的地道风为地面设施降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已较广泛的用于公用设施,但是否也适用于对卫生条件要求高的建筑,如行车调度中心等,就涉及到较复杂的卫生学问题和空调技术问题。必须综合研究地道内外的卫生状况,空气成份、温差规律、冷负荷与地道及地面建筑结构的关系、风量计算与风机选用以及消声技术和自动控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2.
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唐古拉山以北水文、水系、各大河流的流域概况及流量计算.  相似文献   
43.
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的功能定位、设计规模确定及总图布置,总结了其在换向线设置、场坪标高及土方等方面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4.
基于土体含水量对介电常数的影响,采用电磁波法进行路基含水量的快速测定。通过分析并总结电磁波测试土体含水率已经取得的成果,设计了一种路基含水率的电磁波试验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进行室内试验,得到了土体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对应关系式。同时,通过电磁波对不同含水量土体的测试,分析了电磁波幅值和介电常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厚度法对不同含水率的介电常数进行分析合理可行,试验结果为实现电磁波进行路基含水量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的双向报警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通过系统硬件组成及软件流程等设计方案的研究,实现实时、准确、低虚警率的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对设定宽度范围内车辆进行准确检测,同时进行双向报警,防止追尾碰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填补了目前国内市场在降低预警率系统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针对某型号电动车的车架拓扑结构,首先利用UG建立其3D模型;然后导入Hypermesh建立以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最后在ANSYS中计算出该车架的模态特性,得到了该车架自由状态下的十二阶频率.为车架响应提供了重要的模态参数,同时也为车架拓扑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闫方超  李范春  贠亚杰 《船舶工程》2011,(Z2):139-142,147
船舶设计与结构分析是保证船舶安全的基本前提,而如何更有效对船体进行设计和结构强度分析对于船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分利用Maxsurf和Ansys两个软件的优势,以对一艘3200T双底单壳油船进行了静水和波浪状态下的纵向强度两方面的计算与分析为例,说明该方法对于船舶设计和强度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基于时空特性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交通流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动态性、周相似性和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的时空变化特性和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和利用了交通流时间序列的周相似性和相关性,以及相邻路段上交通流的相互影响因素,结合RBF神经网络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功能和大范围的数据融合特性对交通流进行短时预测。用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交通流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9.
详细分析了“中华之星”高速动力车驱动制动单元的从动齿轮端轴承润滑油路、介轮轴承润滑油路、托架轴承润滑油路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指明了该驱动制动单元轴承润滑油路的良好特性和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0.
统筹考虑车流径路选择与编组方案制定,研究带路网干线大运转车流径路选择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构建具有2阶递进结构的模型及求解策略。在构建嵌入车流径路选择的单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基础上,以分组列车开行方案替代原单组列车开行方案所带来的车小时节省最大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基于单组列车方案组合排序的分组列车编组优化模型。求解时先通过3次更新,完成单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再通过组合排序,分别生成合并式分组列车和衔接式分组列车的开行方案;最后利用车组唯一与车小时节省原则,筛选出最优分组列车开行方案。依托我国中部路网主通道设计实验场景,验证模型及求解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车流径路选择后,最优单组列车开行方案共开行17列列车,产生11 560车小时消耗;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分组-单组货物列车混合编组方案能够减少1列列车,节省582.5车小时消耗。该模型及求解策略能有效求解车流径路选择下的分组-单组列车混合编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