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75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外海轻型码头结构的波浪荷载和海流荷载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一个波浪周期内,波浪荷载的均值系数和变异系数随相位角的变化,进而得出50年设计基准期内波浪荷载的均值系数和变异系数。使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波浪荷载的概率分布类型。利用海洋平台已有的研究成果,给出了50年设计基准期内海流荷载的均值系数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对于外海轻型码头结构,可认为波浪荷载和海流荷载均服从极值I型分布;50年基准期波浪荷载的均值系数为1.166,变异系数为0.263,海流荷载的均值系数为1.269,变异系数为0.142。  相似文献   
82.
中美日板桩码头抗震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板桩码头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其中抗震计算和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码头规范中板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一个实例具体说明了按中国、美国和日本规范进行板桩码头抗震设计的步骤,可供修订中国码头抗震设计规范或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某高速引航V型艇为基本船型,通过其折角线参数的分析与确定,使用NAPA软件建立生成不同折角线形状的系列船型方案。在采用STAR-CCM+软件对阻力数值仿真方法验证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船型方案阻力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折角线与设计水线交点距船尾的距离、折角线最大宽度值及其所在位置距船尾的纵向距离对折角船型的阻力性能影响较大,同时对折角船型的设计以及折角参数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刘跃  贡金鑫 《水运工程》2017,(6):181-185
水工建筑物地震分析中,超孔隙水压比是判断土体是否液化与计算地震动土压力时的基本参数。针对美国规范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中超孔隙水压力的计算问题,介绍场地循环应力比、等效循环应力比、液化触发系数等概念,并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通过一个重力式码头设计实例说明其计算步骤。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解决土体超孔隙水压比的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85.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量不断增加.作为连接海上与腹地运输线枢纽的港口码头,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码头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可靠性也成为保证海上运榆通畅的重要条件.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各国结构设计标准向同一方向发展的趋势,欧洲规范的统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文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结构设计标准的体系和港口码头结构的设计规范体系.并对这些国家港口码头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6.
GaoHut(高慧);JinShixin(金世鑫);ZongJianqi(宗建奇);LiJian(李健);MaXiuping(马秀萍);ShiBingyin(施秉银)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TSAbINGRAVES'DISE...  相似文献   
87.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中国,铁路在所有的运输工具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铁路实行的是客货混跑同条线路制度。由于客货共线,致使铁路运输机动性差,难以适应如今多层次、多变化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8.
89.
为满足3 C放电倍率下电池组散热要求,提出了PCM泡沫铝/液冷复合式散热方案,利用有限元法对散热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并运用响应面法分析了PCM泡沫铝孔隙率、流道间距、液体流速对电池组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率和液体流速对电池组最高温度影响显著,增加孔隙率和液体流速可降低电池组最高温度,但当孔隙率和液体流速分别大于84%和0.06 m/s时,电池组最高温度趋于稳定;液体流速对电池组温差影响显著,增加液体流速可提高电池组均温性能,当流速仅为0.04 m/s时,复合式散热系统最高温度为319.0 K,比纯被动和纯液冷散热系统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4、4.9 K,且电池组温差仅为1.8 K.  相似文献   
90.
面临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面对气源资源紧张众人担忧中的“气荒”“气贵”、面对中国石油与天然气供给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整个交通运输业似乎都在为“气”担心。我国的现有能源格局怎样?新能源资源、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何?天然气勘探开发对减少石油依赖及提高我国能源自给力有多大影响?这些问题亟待高手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