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以西固黄河特大桥钢混结合梁施工为背景,通过方案比选,介绍了一种新型钢混结合梁的施工方法。采取桥面吊机在钢梁上行走,桥面板滞后安装施工的方法,即桥面吊机安装前个节段的桥面板和后续节段的钢梁,然后桥面吊机行走到后续节段的钢梁上,按照这个步骤依次进行,同时前两个节段的桥面板湿接缝同时浇筑,与传统方法相比施工工序更加紧凑,而且节省了一个节段湿接缝的等强时间,节约了工期。  相似文献   
112.
按照全方位精细化设计要求,就不断完善高速公路设计内容提出建议,根据人性化服务理念,打造高速公路多功能服务亮点,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和附属功能,从节能环保方面提出建设低碳高速公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3.
赵楠  赵磊 《船舶》2004,(3):37-39
本文介绍了变频冷藏装置的特点,分析了其内部部件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4.
针对地铁短枕式整体道床曲线段出现的钢轨伤损、轨底坡超差、钢轨异常波磨、车内噪声超标等问 题,从调整轨道几何形位、恢复轮轨正常接触状态角度出发,开展轨底坡调整设计研究,制定线路线型优化精调 改造方案。首先,开展曲线段短枕式整体道床轨底坡超差测试,结果表明超差率超过 95%。其次,通过建立车 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分析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关系及对钢轨磨耗的影响,根据线路轨底坡超差分布情况,开展轨底 坡调整和高密度聚乙烯轨下调坡垫板设计研究。最后,通过“调参数、保稳定”方法增大曲线范围扣件横向刚 度,并调正轨底坡,轮轨接触及轨道横向刚度显著改善。轨底坡调整前后,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加速度均有 所下降,光带趋中改善,钢轨横向位移峰值特征值降低 20.51%,隧道壁振级降低 4.8 dB,车内噪声在 630 Hz 主 频段降低 9.52 dB(A),等效声压级降低 6.74 dB(A)。  相似文献   
115.
针对我国轨道加载试验车(Track Loading Vehicle,简称TLV)加载测试时无法系统识别轨道不良状态的问题,在充分考虑TLV移动加载为恒载的前提下,通过建立TLV—高速板式无砟轨道/重载有砟轨道—路基动力学耦合模型,研究TLV移动加载经过轨道薄弱区段时轨道结构的动态特性,得出了砂浆离缝、道床板结、轨枕空吊等轨道结构不良状态的识别特征,可为我国利用TLV识别轨道病害、指导轨道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6.
研究目的:为研究不同类型单元式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在大跨桥上的适应性,本文建立无缝线路-无砟轨道-桥梁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对温度荷载作用下CRTSⅠ型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各层纵向受力与变形、层间错动位移以及限位结构受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扣件纵向阻力增加对两种无砟轨道在大跨桥上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论:(1)两种无砟轨道无缝线路在连续梁端处受力与变形最大,但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小;(2)扣件纵向阻力的增加将带来连续梁端位置处无缝线路受力增加,变形量减小;(3)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限位刚度大于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因此扣件纵向阻力增加导致的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错动位移增加更加明显;(4)梁端限位结构在升降温过程中纵向受剪明显,其中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梁端半圆形凸台因单侧承力,纵向剪切效应更加显著,且随桥上扣件纵向阻力的增加而急速增加;(5)总体看来,两种无砟轨道的选用对大跨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的影响基本无差异,但在轨道纵向几何形位保持以及大跨梁端限位结构受力方面,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6)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大跨度桥上板式无砟轨道的选型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7.
赵磊 《中国修船》2024,(1):71-72
<正>某年9月3日,某船的轴带发电机因为故障出现冒烟起火事故,随后对该船进行了现场检验和相关调查,分析了冒烟起火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了损坏原因、范围、程度,并给出了预防机舱起火相关的建议,对类似的机舱起火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赵磊  李国强 《铁道勘察》2023,(4):150-157
高速铁路四电施工中,易出现位置不准、精度不高、标准不严、工序错误等质量问题,造成后期整改工作量大。在设计主导下,通过四电接口工程设计优化和细化,包括路基地段电缆井通槽,路隧过渡段电缆槽顺接,单线箱梁接触网支柱基础部位B墙连接,隧道洞室部位水沟电缆槽连接,接地端子安装,贯通地线至四电设备房屋地网连接等6个方面;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从前期准备、工程实施和验收移交3个阶段提出22项管理措施,以标准化施工手册为抓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93%,静态验收发现问题仅为1.2%。在EPC模式下,四电接口工程精细设计,大力推行以标准化施工手册为核心的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四电接口工程管理效果,满足运营安全和方便维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9.
采用装配式轨道技术实施了国内首次地铁库内轨道原位换铺试验,在同一条库内线分别对9种轨道结构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装配式轨道能够无损、快速拆卸和安装,综合施工速度达到150 m/d;除测试速度为15 km/h时聚氨酯减振垫(满铺)振动插入损失小于减振扣件B外,其余速度条件下减振垫振动插入损失均大于减振扣件;三种测试速度下5 km/h振动插入损失最大,15 km/h振动插入损失最小;库内地面振动源强随测试速度提高而增大;同时满足所有速度条件下上盖结构白天和夜间振动要求的减振轨道结构有橡胶减振垫A、聚氨酯减振垫(条铺)、橡胶减振垫B。  相似文献   
120.
赵磊 《铁道建筑》2022,(11):22-27
为解决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纵向连续式道床板的开裂问题,特别是控制宽度大于0.2 mm的超标裂缝,本文结合昌景黄(南昌—景德镇—黄山)高速铁路安徽段工程,通过现场调查总结出8种裂缝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包括八字形角裂缝、一字形横向裂缝、L形裂缝、纵向枕间横向裂缝、轨枕四周环向裂缝、横向枕间贯通裂缝、表面龟裂缝、反射裂缝。从结构形式、外加荷载、混凝土自身收缩、温度应力、施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道床板开裂机理,提出了道床板裂缝的综合控制技术:路基地段优先采用单元式道床板;采用连续式道床板时,设置后浇带进行二次浇注,在轨枕四角增配上层抗裂钢筋,采用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低坍落度、适当含气量、掺加适量粉煤灰的配合比设计;从支承层/底座板验收、混凝土施工工艺、早期保温保湿养护、工具轨排应力的及时释放四个方面改进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道床板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控制道床板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