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实现盐侵蚀环境下再生骨料的评价与优选,提升再生混凝土渗透性研究水平,提出基于图像分析原理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手段定位并识别再生骨料表面的残余砂浆,定量分析残余砂浆在再生骨料表面的二维覆盖率,结合二维图像三维重构方法获取再生骨料表面残余砂浆的真实覆盖率。采用不同残余砂浆覆盖率的再生骨料制备再生混凝土,通过电通量法研究残余砂浆覆盖率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分析方法测试的3种粒径再生骨料残余砂浆覆盖率符合正态分布,证明图像分析覆盖率数据可靠;当再生骨料粒径为5~10,10~20 mm和20~30 mm时,残余砂浆覆盖率的最小样本数量为46,31和50,变异系数比的波动范围为1±5%。多实验室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再生混凝土电通量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残余砂浆覆盖率越大,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电通量值越高;再生骨料附着的残余砂浆增加了再生混凝土新砂浆-残余砂浆界面过渡区的数量;残余砂浆覆盖率越高,新砂浆-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在再生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越大,氯离子更易传输到再生混凝土内部;与残余砂浆附着率相比,残余砂浆覆盖率与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更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22.
通常再生沥青路面和再生沥青瓦掺量的混合料中沥青性能是通过溶剂法抽提并回收测试其流变学性能来评价。然而,这种方法不仅耗费时间,还极有可能影响沥青的化学组成进而影响其流变性,导致沥青混合料出现分离现象,并产生废弃物后续处理问题。该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结合扭杆夹具测试细集料胶浆(FAM)表征沥青混合料线性黏弹性。结果表明:FAM测试方法可以有效替代化学法来表征沥青的性能,评价RAP和RAS黏结剂的相容性和再生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是影响道路耐久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文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法估测沥青裹覆度替代人工预估法来评价黏附性。该方法为镜面反射量法,基于沥青反射光强度高于集料的特点,可用于估测所有颜色的集料。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取来自四分之一圆周弧形光源内的镜面反射量,随着旋转台的转动,拍摄不同角度的图像,并检测反射量用于估测沥青裹覆度。为了能够将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应用该方法对浅色集料进行评价,并与传统人工方法、评价浅色集料工作性优异的像素分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统人工方法离散性较大,难以准确估测;该方法测得的沥青裹覆度,接近像素分割法测值,但其值偏低;选取最优系数k的最小函数法计算补偿处理后,其与像素分割法测得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4.
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华鑫  王秉纲 《公路》2007,(2):134-138
从SBS改性沥青的材料组成特性出发,采用吸附理论、热力学理论、自由体积理论讨论了在加工、施工拌和与营运过程中SBS与基质沥青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阶段基质沥青与SBS改性剂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在不同阶段SBS与基质沥青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在原材料选择中应充分注意改性沥青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5.
提高沥青高温性能是改性沥青的重要贡献之一,目前用于评价改性沥青的高温指标主要有三大类:环球法软化点、SHRP。规范中的车辙因子G*。/sinδ和欧洲正流行的零剪切粘度(ZSV)。这三种指标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完整表征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高温性能应与路用性能相一致、对不同类型的改性沥青分辨能力强、可靠性好、测试方便,并初步提出了高温性能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26.
基于减压柱层析色谱的沥青四组分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沥青四组分分离方法采用双链球加压,经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现采用减压柱层析分离方法,通过真空表精确控制系统内压以提供稳定压差,克服了传统加压式分离沥青四组分试验中双链球加压的不精确性和耗人力性,并可实现多组试验平行进行,不仅提高了分离精确度和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为实现实验的重复性和重现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7.
超级水泥微表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通过室内试验检测和工程试验路段的铺筑,结果显示:超级水泥微表处技术可有效地防止路表水的下渗,具有较高的抗磨耗和抗滑性能,可提高路用性能和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高吸水性树脂(Super-absorbent Polymer, SAP)因其优异的吸、储、释水特性已发展成为理想的混凝土内养护材料之一。为了明晰SAP吸-释水行为与混凝土性能之间的联系,提升SAP的养护效率和混凝土性能,总结了SAP吸-释水的3种理论,系统分析了SAP在不同溶液中的吸-释水行为、SAP与水泥浆体间的水分交换机制及SAP与混凝土内部湿度之间的关系;论述了SAP水分运移行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从水化行为、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角度探讨了SAP粒径、掺量及额外引水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网络理论、溶液热力学理论和凝胶相转变理论可以很好的阐释SAP在不同溶液中的吸-释水行为,SAP内部吸附水和毛细水的含量是影响SAP释水周期的关键因素,SAP的吸-释水特性决定了混凝土内部水分的分布;SAP内养护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受SAP掺量、粒径和额外引水量等参数综合影响,合适的参数可使水化产物填充SAP释水产生的孔洞,细化混凝土孔结构、提高密实度、改善力学性能并提升耐久性。SAP还可提高混凝土的自愈合能力、提升耐火剥落性及实现藻类在混凝土上的定植等。未来应进...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很多沥青混合料供应商将多聚磷酸(PPA)与聚合物混合使用,生产不同性能等级(PG)的沥青结合料.PPA的添加使得SBS的百分比降低,这是否会降低PPA与SBS混合制得的沥青结合料的路用性能?为此,该文研究添加和不添加PPA的沥青结合料的试验性能,包括沥青结合料试验(PG等级评定和MSCR试验)和混合料试验(动态模量、在短/长期老化条件下弯曲梁的疲劳试验以及重复荷载试验).结果表明:PPA与SBS混合改性沥青结合料的性能与单独SBS改性的性能基本相同.而在HMA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方面,PPA与SBS混合改性沥青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不同掺量CaCl2添加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从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出发,采用NaCl溶液、CaCl2溶液、CH3COONa溶液和融雪剂溶液4种不同的腐蚀液,分别进行了短期腐蚀三循环和长期腐蚀二循环.采用冻融劈裂实验的冻融劈裂强度作为理论依据,研究了腐蚀溶液的种类、溶液浓度和腐蚀时间3种因素对混合料试件强度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融雪剂对沥青混合料损坏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aCl2具有吸水性,增加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尤其是CaCl2对沥青延度的影响特别大;在短期腐蚀三循环中,纯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最大,强度出现了最低值;在长期腐蚀二循环中,不同腐蚀液对劈裂强度的影响规律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